|
清朝是中国近代历史受儒家思想影响较深的历史朝代,在康熙、雍正、乾隆皇帝的努力下,中国历史迎来了空前的强势,被历史称作康乾盛世。当然,盛世的由来一方面与康熙、雍正、乾隆的治理有方有关,另一方面也与清朝历史上的政策密不可分。
在儒家士大夫看来,孔子以下,君师实分为二,即是说道统与治统不能合一成为中国政治上的常态。但君师合一在清朝前期成为现实,帝王纷纷以君师自居训示天下士人。宋代程颐曾云“天下重任,惟宰相与经筵。据历史记载,天下治乱系宰相,君德成就责经筵。”'
据历史记载,此语己涵括帝王讲学之全部涵义,即治国平天下,凡百经法,只往勤学一路寻去便得,不需另辟蹊径。清朝前期帝王通过经筵学习拥有了文化话语权力后,使皇权能够侵入社会文化学术领域,将学术话语权力置于皇权的控制之下,逐渐侵蚀了学术本身的自主活动空间及士大夫自立的根本,儒家固有的相对独立于政治的道统文化传统开始萎糜。
儒家士大夫固有的道统在现实政治中的崇高主体地位想象瓦解和破灭,借道统地位以生存的士大夫精神面临严重困境。据历史记载,当儒家实现了帝王道统与治统合一的政治理想后,士大夫的文化状况和生存空间便成为本文探讨的另一中心意义。
据历史记载,宋朝以降“道统观”逐渐形成,赋予士人与代表政统的朝廷相抗衡的担当,但康熙帝时的“治教合一”使士人失去了批判政治权威的理论立足点,是中国思想史的重大转折点。黄先生通过当时以道统自居的著名士大夫李级对康熙帝的观感来说明帝王道统与治统的合一形象,并着重分析了清代前期祭孔对帝王道统与治统的合一形象的作用。对于这一论述,学术界至今都保持怀疑态度。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原文地址:https://www.toutiao.com/a651316327983611956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