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网站/小程序/APP/浏览器插件/桌面软件/脚本 定制开发·运营维护·故障修复·技术咨询
查看: 602|回复: 0

“微”叙村事·娱乐村|迁徙的故事与民俗文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6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六盘水市水城区

龙场乡娱乐村

水城区龙场乡娱乐村位于龙场乡南部,所在地位于东经104°45′、北纬26°9′。距离龙场乡政府3公里,距水城区政府98公里。东与顺场乡娘娘山村相连,西与龙场乡雨湾河村相靠,南与麻窝村相连,北与挖营村相连。

娱乐村村域面积13.49平方千米,全村呈丘陵状山脉,四周峡谷环绕,最高海拔2250米,最低海拔800米,平均气温15.3℃,年平均降雨量1200毫米,年日照时数1235小时,无霜期270天左右。全村总耕地面积8789.4亩,林地面积7418.5亩,森林覆盖率68.5%。全村土壤属偏酸性黄壤。地下蕴藏着丰富的煤、铁、铂金等矿产资源。

娱乐村下辖朝阳组、老米组、下寨组、上寨组、李家组、张家组、摸期组、大地组、娱乐组、押托组、鱼塘组、和平组、箐脚组等13个村民组。截至2023年底,全村808户3307人,境内居住有彝族、白族、苗族、汉族等民族。主要农作物有玉米、土豆、芋头等,主要林木有杉木、华山松、马尾松等,主要经济作物有茶叶、黄蜡桃、红香椿等。

清朝前,娱乐村属大定府平远州(今毕节市织金县)岁稔里七甲。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清政府设置水城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娱乐村随岁稔里从平远州划归水城厅管辖。1942年建龙场乡,娱乐村属龙场乡辖;至1958年,龙场乡改为龙场管理区,娱乐村为管理区娱乐大队;至1961年7月,龙场管理区改龙场公社,直至1981年3月地名普查中,龙场公社因与六枝特区龙场公社重名,改为龙场坝公社,娱乐村属公社娱乐大队;到了1983年,龙场公社改龙场乡,娱乐大队改为龙场乡娱乐村;至2015年5月,村域区域空间布局调整并村,娱乐村、鱼塘村合并为现娱乐村。

2019年,娱乐村被贵州省委宣传部、贵州省委统战部、贵州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授予省级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示范村称号;同年12月,被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评为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被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评为第二批国家森林乡村。

2019年9月30日至10月2日,娱乐村白族风情园举办了“中国凉都·生态水城第四届白族文化(茶文化)艺术节”,弘扬了“中国凉都·生态水城”白族文化、茶文化,繁荣了民族文化事业,进一步扩大了“中国凉都·生态水城”以及“水城春”的对外知名度和品牌效应。

“微”叙村事·娱乐村|迁徙的故事与民俗文化-1.jpg


娱乐村航拍。

迁徙:彝家的落脚点

据村民温广召、万虎口述:明朝洪武年间,在“官家”(编者注:特指明朝的官员)居住的地方也居住着不少彝族,“官家”视人命为草芥,肆意欺凌、镇压百姓,一些彝族小部落首领不堪欺凌,纷纷逃离。后来有一部分彝族辗转逃到了今天的娱乐村地界,见这里地势偏远,远离京都,“官家”鞭长莫及,而且人烟稀少,土地肥沃,既能逃避追杀,又能生产生活,彝族首领就决定带领族人在此定居。因为是彝族的落脚点,就将此处名为“彝落”,由于当时没有彝族文字,后来音译过来就变成了“娱乐”。

随着时间的推移,后来又陆陆续续有其他民族迁移到此,各民族之间相互通婚,繁衍生息,渐渐地,在这里形成了一个热闹的村落。因为彝族人先民最先居住,直到今天,在娱乐村还延续着这样的习俗,彝族出殡时孝家不用丢纸钱,而其他民族出殡时,孝家需要沿途丢纸钱,称为“买路钱”。

“微”叙村事·娱乐村|迁徙的故事与民俗文化-2.jpg


娱乐村全貌。

文化根脉源于民俗

娱乐村是少数民族村寨,其中,彝族占总人口的17%,白族占总人口的20 %。同其他少数民族一样,彝族、白族都有着自己的民族风俗和文化。

彝族祭山节彝语叫“米笋跋”,每年农历三月的第一个马场(“午”日赶集称为赶“马”场)天,娱乐村的彝族们要举行祭山仪式。

村民们认为,大山是生命的源泉,是养育树木、涵养水源、滋养万物的母亲,通过祭山活动,表达对大自然的敬畏和感激之情,象征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同时也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子孙昌盛、万事如意。祭山时要用牲畜,娱乐村的村民们用的牲畜是黑毛猪。村里的老人说祭山只能用黑毛猪而不能用白毛猪,据说黑毛猪是吉祥物。

除了黑毛猪,每家每户还要献一碗米、一个鸡蛋。祭山仪式由村里德高望重的“毕摩”(彝语音译,意为念经的长者)主持,村里每家派一名男性参加。

祭祀活动中,女性不可以参加。毕摩带领寨老及参加祭祀的男性绕寨子扫一圈,寓意把不干净的东西扫出去。扫寨后毕摩又带领大家到山神树下献酒献饭献牲畜。祭祀仪式完成后,参加祭祀的人就在山上把祭祀用的猪分割成肉,或煮或炒,把鸡蛋煮了,把米煮成饭大家热热闹闹一起吃一顿。饭毕,祭祀活动结束。

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五为白族祖先遇难节。这个是白族为了纪念白族祖先入黔后受困而设的节日。传说洪武二十一年,白族先祖随蓝玉、沐英(两人均为明朝开国大将,蓝玉为开平王常遇春妻弟,沐英为明太祖朱元璋与孝慈皇后马氏的养子)南征,七月初五日,在云南的摩少勒(今新平县)遇困,断炊断粮,幸得在山上采得红刺檬。

红刺檬,学名火棘,属蔷薇科,枝丫上尖刺,果球近圆形,颜色是橘红或深红色。其花期是3-5月,果期8-11月。《本草纲目》中记载,火棘有较高的药用价值,能消积止痛、活血止血,用于消化不良、肠炎和痢疾,它的根还可以清热凉血,治疗肝炎。

因为有了红刺檬充饥,南征大军得以坚持了7天7夜,最终打败了敌军。白族人便把红刺檬奉为“救军粮”。白族先祖为纪念此事,把七月初五日定为白族节日——遇难节,以纪念先祖的艰苦卓绝。

每年的农历七月十三是白族的祭祖节。当天,白族人带上酒、茶、饭等贡品来到“火草坡”,祭奠祖先。这一天与汉族的中元节同在一天,由于受到汉文化的影响,白族人也在这天焚烧纸钱,并且颇为讲究,将纸钱用白纸封好,把历代祖先的名字写在白纸上,待到夜幕降临后,在家门口的场坝上插上香,一直到路口,然后在场坝中央支起一个瓦盆,把封好的纸钱放在盆里,点燃,嘴里呼唤祖先,请其来领用纸钱,寓意对祖先的缅怀。并且在场坝的边缘也支起一个瓦盆,给外姓亲戚烧纸钱,表达对其他亡人的深切悼念。

采茶节是龙场人的一次盛会,每年的3月份在白族小镇举行。采茶节不但可以欣赏到白族精彩的歌舞表演,还可以参加采摘茶叶比赛。采茶节是龙场茶叶与茶商进行广泛交流与合作的平台,是弘扬龙场茶文化,展现龙场茶魅力的舞台,是广大游客品茗休闲、亲近自然,感受生态之美、和谐之美,体验现代田园风情的不二选择。

白族三道茶,白语叫“绍道兆”,是白族待客的一种风尚。喝三道茶,当初只是白族用来作为求学、学艺、经商、婚嫁时,长辈对晚辈的一种祝愿,现在白族逢年过节,生辰寿诞,男婚女嫁,或是有客登门拜访,都习惯用三道茶来款待客人。制作三道茶,每道茶的制作方法和所用原料都不一样。

第一道茶为“苦茶”,寓意做人的哲理:“要立业,先要吃苦”。制作时,先将水烧开,由司茶者将一只小砂罐置于文火上烘烤。待罐烤热后,即取适量茶叶放入罐内,并不停地转动砂罐,使茶叶受热均匀,待罐内茶叶转黄,茶香喷鼻,即注入已经烧沸的开水。少顷,主人将沸腾的茶水倾入茶盅,再用双手举盅献给客人。因此茶经烘烤、煮沸而成,看上去色如琥珀,闻起来焦香扑鼻,喝下去滋味苦涩,通常只有半杯,一饮而尽。

第二道茶为“甜茶”,寓意“苦去甘来”。当客人喝完第一道茶后,主人重新用小砂罐置茶、烤茶、煮茶,并在茶盅里放入少许红糖、乳扇、桂皮等,这样沏成的茶,香甜可口。

“微”叙村事·娱乐村|迁徙的故事与民俗文化-3.jpg


茶园。

第三道茶为“回味茶”,它告诫人们,凡事要多“回味”,切记“先苦后甜”的哲理。其煮茶方法相同,只是茶盅中放的原料已换成适量蜂蜜,少许炒米花,若干粒花椒,一撮核桃仁,茶容量通常为六七分满。这杯茶,喝起来甜、酸、苦、辣,各味俱全,回味无穷。茶是生活的艺术,也是人生的艺术,三道茶“一苦二甜三回味”的人生哲理,也代表了三种人生境界。

白族的服饰兼顾了实用和美观,给人以得体、大方、端庄、个性、华丽舒服等感受,成为代表白族的显著特征之一。

白族服饰以白色衣服为尊贵,男性多穿白色的对襟衣服,女性服饰较为多样化,色彩鲜艳,服饰中常镶有精美的花边作为装饰。白族服饰的图案主要以花卉、鸟兽、虫鱼等为主题。这些图案在白族文化中有着深刻的意义。如:花卉代表美好和幸福,鸟兽代表自由和勇气,虫鱼代表生命和繁衍。

白族已婚女性和未婚女性服饰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头饰上,已婚女性的头饰通常为短款,颜色偏暗沉,没有长飘带。未婚女性的头饰色彩艳丽,有长飘带。(刘莉 邓刚勇)

(来源:六盘水日报)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中国网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原文地址:https://m.toutiao.com/i743332150525519514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服务条款|版权问题|手机版|小黑屋|手机版|滇ICP备13004447号-1|滇公网安备53032802000133号|神秘网

网站地图sitemapArchiver

GMT+8, 2024-11-23 16:19 , Processed in 0.067929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基于Discuz! X3.5

辛树所有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