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是我国古代历史上兴起较早的一个民族。战国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匈奴主要活跃于蒙古高原一带。战国末年,匈奴在头曼单于的带领下崭露头角,后在其子冒顿单于的努力下,匈奴政治制度得以完善,军事实力达到最强,统一了北方游牧诸部,并被尊称为“百蛮大国”,其为我国形成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但自古以来,匈奴源自哪里从来都是众说纷纭,前些时候在网上竟看到这样一种说法,古欧洲人迁徙而来,这多少都有些离谱了。今日,作者经过严格的书籍查阅、访问,希望为大家奉上一份完美的答案。
在查阅中,作者了解到关于最早记载匈奴的文献有《逸周书·王会》、《山海经·海内南经》、《战国策·燕策三》等。其中关于匈奴来源虽然着墨不多,但也可窥探一二,结合众历史学家的判断,现在主要分为三个代表性观点:
1、匈奴是华夏族同源,渐渐发展为为旁支。
2、匈奴与山戎、猃狁、荤粥、狄、戎等民族其实是一脉相承,很可能是其别称。
3、匈奴是活动于北方的诸部落民族经过长期的融合,在战国时期形成的一个新的民族。
我们一个一个来看。
匈奴单于、王昭君雕像
1、匈奴是华夏族同源,渐渐发展为为旁支
匈奴是华夏同源,这个说法最早要追溯到汉朝。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匈奴列传》中提到:“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维。”后世如在班固编撰的《汉书》中、后世朝代的史学家们在研究相关问题中基本都认同了这个说法。
其中《括地谱》索解比较详细:“夏桀无道,汤放之鸣条,三年而死。其子獯粥妻桀之众妾,避居北野,随畜移徙 ,中国谓之匈奴”。意思就是——
夏桀无道,商汤将他流放到了鸣条这个地方,夏桀三年就死了,他的儿子獯粥娶了夏桀的各个小老婆,便跟随着牛羊向北迁徙去了,经过发展、结合,他们渐渐的成为了一个部落,后世叫他们匈奴。
从各份史料中看起来匈奴似乎真的是华夏同源,但其实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传匈奴为夏桀之后代
作者在这里就不给大家列出大量史料了。
司马迁在《史记》中先提到匈奴的先祖是“夏后氏之苗裔”,却紧接着又在后面陈述道当时居于北野、随畜牧转移的有山戎、猃狁、荤粥,这三者和匈奴是什么关系?他们是匈奴的一部分还是匈奴的别称?司马迁没有明说,但是在后世朝代如唐宋朝为其所作的研究与索引中很明显确实是将他们作为同一种族看待了,既然如此,匈奴是夏的后裔这个说法也就自相矛盾了。
问题不仅如此。事实上司马迁为其他族群诸如东越写列传的时候也通常将他们的祖先写为华夏后裔。
众所周知,司马迁与董仲舒都是汉朝大一统思想的主要构建者,包括民族大一统思想、疆域大一统思想和政治大一统思想等,司马迁如此记录也可能是出于大一统的需要,从根源上为统治者提供牢固的基础。
当然这只是猜测,但是近代以来直到现代许多学者热衷于分别从考古学、人类学、语言学等各方面加以论证,他们提出了一些观点如“匈奴与华夏族分属不同的人种范畴;语言体系也不同,分属阿尔泰语系和汉藏语系”等等。现代研究匈奴的学者几乎没有人相信匈奴是夏氏的后裔了。
司马迁在《史记》中先提到匈奴的先祖是“夏后氏之苗裔”
2、匈奴与山戎、猃狁、荤粥、狄、戎等民族其实是一脉相承,很可能是其别称
我们上面对匈奴是华夏族后裔提出了一些怀疑,《史记》与后世的注解索引自相矛盾,那么第二点便来论证一下我们的怀疑:匈奴与山戎、猃狁、荤粥、狄、戎等民族有没有可能是一脉相承呢?
《史记》和《汉书》的正文中都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我们只能从其他文献中窥探一二了。
其中颇有说服力的是《吕氏春秋》,在《吕氏春秋》的《开春论·审为》篇中有这样的记载:“狄人之所求者地也。”东汉时期高诱在《吕氏春秋》注释中指出“狄人猃狁,今之匈奴”。而应劭、晋灼、韦昭、司马贞、颜师古等也都有此看法。
这一观点还是有许多史学家赞成的。近代以来研究集大成者应数王国维了。
王国维
在他的《鬼方昆夷玁狁考》中王国维认为不论是鬼方、獯粥,还是荤粥、猃狁等等皆都与匈奴是同一种族,只是名称叫法不同而已。在史书及文献中记载道,黄帝曾经北逐荤粥;夏朝时期,荤粥为邻;殷商时期,鬼方是其劲敌;西周,猃狁活跃频繁;直至春秋战国,鬼方、荤粥、猃狁等称呼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则是戎狄、胡之类的民族且分散于北方诸部。那么多的“戎”“狄”当然不可能凭空产生,但究竟匈奴是属于哪一部落很难界定,秦汉时期,匈奴之名才渐渐广为人知。
可以肯定的是名称的消失并不意味着这个民族的消亡。只是在长期的战争或融合的过程中以一个新的族名替代了旧的,正如从黄帝时期到周朝之间的名字的替换,其间必然存在着猃狁等族的血缘延续,匈奴便是以新替旧,如此产生而已。
秦朝时匈奴的分布
3、匈奴是活动于北方的诸部落民族经过长期的融合,在战国时期形成的一个新的民族
第二种情况其实也有待商榷。毕竟据史书记载,春秋战国时期北部、西部的部落族群达百余种,而匈奴本身又没有任何的记载,所以说匈奴与山戎、猃狁、荤粥、狄、戎一脉相承也有待考证。
但匈奴在秦汉后期被称为“百蛮之国”,其本身实力是毋庸置疑的,如此强大的民族竟没有记载?且在百余部落中想要依靠单一部落的力量称霸那是难上加难,于是史学界产生了第三种说法:匈奴是活动于北方的诸部落民族经过长期的融合,在战国时期形成的一个新的民族。
根据这个观点我们分析到匈奴极有可能是在长期的战争或者交往中一些部族被吞并亦或一些弱小的民族被实力相对强大的部族所征服;也可能是是部族之间的联合,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其中一部分率先强大起来,形成了一个部落联盟,被称为“匈奴”的部分占据了联盟的主体地位,并起着支配作用并以此代表整个部族。
这个观点在史料中可考的依据如在匈奴的族内,人口构成中不仅有挛鞮氏,还有呼延氏、兰氏等贵族大姓,更遑论还有许多各小部族的姓了。著名的历史学家王钟翰先生在《中国民族史》中也明确的表达了这一观点,匈奴是吸收周围各族人民发展起来的“民族共同体”。
匈奴骑兵
总结
经过文献的查阅和分析,作者更倾向于第三种。由此斗胆推测总结道:
匈奴最晚形成于战国时期,其确可追溯到之前的獯粥、猃狁等族,匈奴并不是夏的后裔,当然他也不是鬼方、獯粥、狄、戎等某个单一民族自远古一直延续下来的,而是吸收融合了长期活跃于北方的獯粥、猃狁、狄、戎等民族的特性,通过不断地兼并战争、部落联盟和民族交往于春秋战国时期形成并兴起的一个以獯粥、猃狁为主体的新的民族。只是此时的匈奴已不仅仅是一个单一民族,更准确的来说应该是一个民族共同体。
今日所讲,不知大家了解了吗?
欢迎关注我@读史论天下,每日深度阅读,精彩不断,你要错过吗?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读史论天下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原文地址:https://m.toutiao.com/i68322064604290094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