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网站/小程序/APP/浏览器插件/桌面软件/脚本 定制开发·运营维护·故障修复·技术咨询
查看: 1670|回复: 0

闯关东,既是一段悲壮的历史,也是一次移民壮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7-22 16:04: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是土生土长的东北人,祖籍山东。听我父亲讲,日本投降那一年,爷爷带着奶奶,拉扯着三个孩子,跟着村里数十人,推着独轮车,走了足足一个多月,终于从山东走到了东北。

爷爷在我十几岁时就过世了,临死前还在念叨着老宅院里的那几棵老枣树。等我长大后,一直想回老宅去看看,可是这么多年过去了,一直都未成行。好在网络发达,联系上了那边的亲戚,据说老宅仍在,只是易了主人,枣树前几天砍掉了。有些遗憾,我应该早些年就过去看看的。

闯关东,既是一段悲壮的历史,也是一次移民壮举-1.jpg


山东人为何“闯关东”

因为从事写作工作,比较关注历史民风,对于“闯关东”这段历史,更是情有独钟。说起“闯关东”,仅仅从清朝同治年间到解放前这一百多年里,山东人闯关东的人数就达到平均每年48万人之多,总数超过1900余万。当然,闯关东的大军中,除了山东人,还有山西人和河南人。但是山东人是最多的,差不多占全部闯关东人口的一半。解放后,定居留在东北的山东人据统计将近千万人,差不多占当时东北总人口的二成左右。

山东人何时移民东北,并无史料记载。从地理上来看,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隔海相望,来往便利,据此推断,很久以前,东北的汉人中就会有山东的移民,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从资料上来看,山东人迁徙东北虽然有着悠久的历史,但是在满清入关之前,迁徙东北的毕竟还是少数。

清兵入关之后,山东人迁徙东北的才逐渐增多。那时,山东往东北移民大致有两种情况:一是清初时期民族矛盾尖锐,反清斗争连绵不断,清朝统治者为了巩固其在中原的统治地位,采取了及其残酷的镇压手段,其中之一便是将造反者遣送边陲“烟瘴之地”,既能补充边陲兵员,也能垦荒生产,发展巩固清廷大后方。所以当时有很多触犯刑律者都被发配至宁古塔——东北地区。到了清代后期,由于满族居民大量进入内地,帝俄和日本军国主义妄想侵占我国东北,因而积极招募内地汉族前往东北,这就是一般所称的“流民”。


闯关东,既是一段悲壮的历史,也是一次移民壮举-2.jpg


清朝政府开禁放垦,鼓励移民实边

除此之外,早在皇太极时期,清兵曾多次入关掳掠人口。在崇祯十二、三年间(1639~1640年),明军在松山之役战败后,清军就长驱入关。关内许多地区都成了铁骑出没之区,铁骑所至,奸淫掳掠,无所不为。皇太极俘获最多的一次俘获人口牲畜共有二十余万,像这种大规模的掳掠,当时不下于十数次。据后世的资料统计,仅在皇太极时期,山东被掳掠的人口就达60万人之多。

清兵入关,之所以大规模掳掠人口,既是为了充实军力,也是为了获取奴仆。明清战争在辽东辽西达二十余年之久,昔日之耕地变为荒土,满人又不擅长农耕,所以只能靠汉人战俘前去耕作。同时,战俘也是当时满洲贵族和八旗官兵奴仆普最主要的来源。

清朝初期,全国各地都有农民起义,反抗清朝。这些农民赵义被清廷镇压后,将起义的骨干被杀害外,余众大多被发配至东北边疆。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对边疆控制日益削弱,沙俄不断侵蚀黑龙江边境,清政府采纳了黑龙江将军特普钦建议,于咸丰十年正式开禁放垦。从此开禁放垦,鼓励移民实边,以振兴关外的经济。这期间,闯关东的百姓已经大规模向黑龙江地区迁移,并且把山东文化带到了那里,繁衍生息。

闯关东,既是一段悲壮的历史,也是一次移民壮举-3.jpg


民国天灾人祸不断,“闯关东”到达高峰

清朝末年,清政府废除封禁政策之后,山东移民东北进入到了高潮。从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至新中国成立,三十八年间,山东移民东北以及回返留驻人数究竟有多少,历史无确切记载。示过根据现存资料进行考察推断,解放初期,东三省人口中差不多80%都是山东人,次之是河北及河南人。

1917年以前,移民多是家里的劳动力,春往冬归,大部分在矿业、制造业、森林业或船业方面。在此之后,移民逐渐向农业发展,闯关东的不再是单个劳动力,而是携带家眷,定居开垦,常年居于关外。自“九·一八事变”之后,移民的产业结构逐步又由农业向工矿商业方面转化。特别是1937年以后,这种变化趋势更为明显。

为什么民国时期,山东人闯关东的会有这么多人?那是因为那时,山东人口多,而耕地面积少,再加上土地占有极不合理,80%的土地被地富霸占,而80%以上的贫苦农民只占有极少的土地,导致了劳动力的严重过剩,生产力极其低下。广大贫苦农民始终在死亡线上挣扎,迫不得已,只好闯关东,去东北谋生存。

同时,民国时期,战争连年不已,兵匪、旱灾、荒灾常常相互为因,酿成了极为严重的灾荒。那时的贫苦农民在自然灾害面前毫无抵御能力,时逢灾荒便无法生活。东三省当时地广人稀,土质肥沃,对山东破产农民有着极强大的吸引力。于是,千千万万的山东人不得不外逃谋生,从而形成了“闯关东”的高峰。

闯关东,既是一段悲壮的历史,也是一次移民壮举-4.jpg


闯关东,是一段悲壮的历史,也是一次移民壮举

日本人小越平隆1899年在《满洲旅行记》中记载了当年真实的历史画面:“由奉天入兴京,道上见夫拥独轮车者,妇女坐其上,有小儿哭者眠者,夫从后推,弟自前挽,老媪拄杖,少女相依,踉跄道上,丈夫骂其少妇,老母唤其子女……”。

最早以前吉林地区的土著大多是黑斤、费雅喀,济勒弥人,自伊兰以东皆有其踪迹。但血统多以混合,沿河打渔者混成为“鱼皮鞑子”;其傍山林以居之猎人,则称之为“打牲人”,或称“打牲索伦”。后来,清廷政令解弛,佣工或挖参者先后纷集,日增月盛。闯关东的山东人,来时肩负行囊,手持一棒,用以过岭作杖,且资捍卫,所以人们称他们为“山东棒子”。最奇者,“鱼皮鞑子”因不通语言、不谙交易,每一“鱼皮鞑子”之家,必用一“山东棒子”,谓之“管家人”。一切家产皆令掌之,并占其室,不以为怪。

闯关东,是一段悲壮的历史,也是一次移民壮举,存在着特定的“闯关东”路线以及“闯关东”的特定背景。山东人闯关东,实质上是贫苦农民在死亡线上自发的不可遏止的悲壮的谋求生存的运动。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素履草堂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原文地址:https://m.toutiao.com/i683217339101374106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服务条款|版权问题|手机版|小黑屋|手机版|滇ICP备13004447号-1|滇公网安备53032802000133号|神秘网

网站地图sitemapArchiver

GMT+8, 2024-11-23 06:05 , Processed in 0.071001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基于Discuz! X3.5

辛树所有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