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网站/小程序/APP/浏览器插件/桌面软件/脚本 定制开发·运营维护·故障修复·技术咨询
查看: 2392|回复: 0

官方科普CC9 Pro全新一代超薄屏下光学指纹 联想常程晒新机绝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12-6 10:54: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dogkeji-科技犬】

小米官方科普CC9 Pro首发的全新一代超薄屏下光学指纹。官方介绍,传统屏下光学指纹模组体积较大,会挤占手机内部寸土寸金的空间。
官方科普CC9 Pro全新一代超薄屏下光学指纹 联想常程晒新机绝技-1.jpg

小米CC9 Pro所采用的全球首款超薄屏下光学指纹模组,厚度仅为传统屏下光学指纹模组的1/10左右。
官方科普CC9 Pro全新一代超薄屏下光学指纹 联想常程晒新机绝技-2.jpg

从拆机图可以看到,小米CC9 Pro的超薄模组比硬币还薄,其厚度远小于目前主流的屏下光学指纹模组。

传统指纹模组因为体积巨大,和电池只能错位摆放,会挤占电池空间。

而超薄屏下光学指纹完全可以忽略厚度,直接叠放在电池和屏幕中间,让手机有更多的空间放进更大容量的电池。
官方科普CC9 Pro全新一代超薄屏下光学指纹 联想常程晒新机绝技-3.jpg

此外,传统屏下光学指纹模组需要尽可能安放在屏幕下方的位置,以留出尽可能多的电池空间。

由于位置太过靠下,握持手机用拇指解锁时往往不够顺手,有时甚至需要换个手势。

而小米CC9 Pro所采用的超薄模组可以放在屏幕更靠上的区域,让每一次解锁动作都更加流畅顺手。

业内首款!微透镜+微准直方案超薄,准确度无人能比

首先我们先了解一下目前常见的两种屏下光学指纹方案。

1、传统准直器屏下光学指纹方案

优点:它通过一个个准直孔过滤其他方向的光线,最终有效的指纹信息透过准直孔投射在感光元件上,进行指纹识别。准直器方案的好处是不容易受到其他光线干扰。

缺点:受工艺技术水平影响,采集的指纹信息不够多,不容易识别,解锁速度相对较慢。
官方科普CC9 Pro全新一代超薄屏下光学指纹 联想常程晒新机绝技-4.jpg

2、传统透镜式屏下光学指纹方案

优点:目前主流的透镜方案,简单来说就是微型的指纹镜头,通过给手指“拍照”获取指纹信息进行识别解锁。好处是进光量大,指纹信息丰富,解锁速度快。

缺点:由于没有准直器过滤无效光线,其他角度的环境光线也会进入的指纹模组,容易干扰。而且透镜方案的屏下指纹识别模组往往物理体积大,挤占电池空间。
官方科普CC9 Pro全新一代超薄屏下光学指纹 联想常程晒新机绝技-5.jpg

业内首款!微透镜+微准直方案

小米CC9 Pro所使用的首款超薄屏下光学指纹,通过微透镜 + 微准直的方式,集合了准直器方案和透镜方案两者的优势。

在每个准直孔的上方都集成了微透镜,通过微透镜获取足够丰富的指纹信息,这些光线进入微准直孔后,其他方向的干扰光线会被准直孔过滤掉。

最终投射在指纹成像模组上的就是进光量充足、信噪比高、图像清晰的指纹信息,不仅质量高易于识别解锁,抗干扰能力也很强。
官方科普CC9 Pro全新一代超薄屏下光学指纹 联想常程晒新机绝技-6.jpg

相较前代,小米CC9 Pro在室外强光下的解锁成功率进一步提升,在低温、干手指等不良环境成功率也有较为明显的提升。

值得一提是,今天,联想集团副总裁常程在微博再次晒出这一绝技,他感叹:现在开会可以堂而皇之手机放裤兜里,在笔记本上刷朋友圈/追剧/甚至抢红包...以至于3个月用下来,一直纠结要不要发布One,让手机从会议室彻底消失灭绝。
官方科普CC9 Pro全新一代超薄屏下光学指纹 联想常程晒新机绝技-7.jpg

官方科普CC9 Pro全新一代超薄屏下光学指纹 联想常程晒新机绝技-8.jpg

官方科普CC9 Pro全新一代超薄屏下光学指纹 联想常程晒新机绝技-9.jpg

具体功能上,Lenovo One能够实现手机屏幕内容通过一键操作,投屏到电脑屏幕上,在电脑端,也能够对手机进行操作。

此外,Lenovo One还能让手机分身,比如电脑端播放视频的同时,手机端也能发微博。

整个连接过程也非常简单,你只需要在设置页面,打开Lenovo One的开关,将手机靠近电脑,就能实现自动投屏。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科技犬君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原文地址:https://www.toutiao.com/a676159312075371367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服务条款|版权问题|手机版|小黑屋|手机版|滇ICP备13004447号-1|滇公网安备53032802000133号|神秘网

网站地图sitemapArchiver

GMT+8, 2025-2-2 16:51 , Processed in 0.071161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基于Discuz! X3.5

辛树所有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