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网站/小程序/APP/浏览器插件/桌面软件/脚本 定制开发·运营维护·故障修复·技术咨询
查看: 2179|回复: 0

抬阁,古老的表演,类似这样的非遗项目保护,才是全国性的痛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9-18 09:19: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抬阁”这项传统表演艺术拥有悠久的历史,在南宋时期就已被记录在册,《武林旧事》卷三就有对抬阁的记载:户部清点酒库时,每个酒库用长竿悬挂写着名字的布匹,这个被叫做“布牌”。而在长竿上搭建阁楼承接“仙佛鬼”,使之灵动飘逸的便是“抬阁”。
抬阁,古老的表演,类似这样的非遗项目保护,才是全国性的痛点-1.jpg

?
这是关于抬阁最早的记述,早期的抬阁人物多为木偶雕塑不似现在的活人灵动。追其源流可到汉代的“百戏”,随着唐宋时期的诗词、元代的杂剧、明清的小说等文学作品的兴盛,抬阁有了更多的创作素材,其形式也更加多样化。抬阁并非只看故事,人物的服饰、表演的杂技、周遭的木艺、铁艺、扎艺都值得欣赏,所以说抬阁是一项综合了多门艺术的艺术表演。
抬阁,古老的表演,类似这样的非遗项目保护,才是全国性的痛点-2.jpg

?
如今社会上还存在了多种形式的抬阁表演,在全国主要以金坛抬阁、徽州抬阁、广东抬阁、安阳抬阁最为著名。抬阁是把儿童或者扮演者化妆打扮,然后把他们固定到木制的台架上表演戏剧、神话传说等故事里面的人物角色,抬阁常表演的故事有《吕洞宾戏牡丹》、《白蛇与许仙》、《梁山伯与祝英台》《赵匡胤千里送经娘》、《哪吒闹海》等。
抬阁,古老的表演,类似这样的非遗项目保护,才是全国性的痛点-3.jpg

?
台架上边还会依据表演的曲目进行装饰,多人一起抬扛,之后在街道、广场巡游表演。在抬阁的游行中,抬阁者的步子会随着音乐变换,台架也就随之晃动,扮演者衣袖飘荡 ,背景亦静亦动,形成了空中楼阁的景象。它的表演造型优美,独特的民间造型艺术以扮演地方戏造型为主,锣鼓伴奏,有浓厚的乡土地方性特征。
抬阁,古老的表演,类似这样的非遗项目保护,才是全国性的痛点-4.jpg

?
抬阁主要有三种表演特征,第一是抬阁:抬阁时需要将每个架阁上固定方桌,然后将其固定在木桩上,放桌上固定着表演所需的道具等辅助物品。


第二是绑阁:绑阁就是把需要表演的小孩子固定在桌子上,利用桌上的道具以及宽大的服装遮挡住架子,使观众以为角色悬浮于空中。
抬阁,古老的表演,类似这样的非遗项目保护,才是全国性的痛点-5.jpg

?
绑阁时外人不得观看,只能由本村的辈分较大的老艺人绑阁。第三是上阁,上阁是10~12岁的孩子在架阁上表演,一般为一对儿童去表演。孩子的体重轻,下面抬柱子的人也能省力,走得更轻快些。
抬阁,古老的表演,类似这样的非遗项目保护,才是全国性的痛点-6.jpg

?
但是目前抬阁艺术的发展已经跟不上现代人,尤其是年轻人的审美观念,满足不了人们的娱乐需求,同时随着抬阁艺术的传承人不断减少,这门艺术也面临着人才断层的危机。


抬阁,古老的表演,类似这样的非遗项目保护,才是全国性的痛点-7.jpg

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的传承和发展特别依赖于传承人的培养,抬阁艺术其实也不例外,类似对抬阁这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一个全国性的“痛点”,一些地区也在进行突破。譬如,山西韩城举行过抬阁的表演邀请赛,寿县就曾将寿州锣鼓与寿县抬阁融合参与表演赛。目的都是为了拉动与刺激。但收效一般。
抬阁,古老的表演,类似这样的非遗项目保护,才是全国性的痛点-8.jpg

?
抬阁虽然只是民间艺术,但经过百年的发展,融入了文学、表演、杂技等多门艺术形式,可谓是浓缩了中国古代精华的宝库。保护抬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当代人必须做的事情,非遗有所传承,文化才得以发展,人类的精神家园才能得以维持。



北京民俗 / 近知北京风物,远播四海民俗

投稿 / 认识民俗君,请加微信:beijingminsu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北京民俗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原文地址:https://www.toutiao.com/a671939241658495847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服务条款|版权问题|手机版|小黑屋|手机版|滇ICP备13004447号-1|滇公网安备53032802000133号|神秘网

网站地图sitemapArchiver

GMT+8, 2024-12-23 17:52 , Processed in 0.086089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基于Discuz! X3.5

辛树所有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