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网站/小程序/APP/浏览器插件/桌面软件/脚本 定制开发·运营维护·故障修复·技术咨询
查看: 1314|回复: 0

再过50年,它还是史上最好的科幻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8-9 10:50: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50年前问世的《2001:太空漫游》,为科幻电影树起了一座里程碑,它不仅定义了科幻电影,影响了无数后来的科幻电影,而且在艺术成就和思想高度上,从未被超越。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50年之后,大概也不会有人能拍出比它更好的科幻电影。是的,我就是这么说了。

再过50年,它还是史上最好的科幻片-1.jpg

2001太空漫游 2001: A Space Odyssey 1968

导演:斯坦利·库布里克

主演:凯尔·杜拉

如果有一部电影,当得起“深邃”、“博大”、“宏伟”等等耀眼的形容而不失言过其实的话,那么这部电影只能是《2001太空漫游》。

这部有着“最深奥难解的科幻电影”之称的作品,不可思议地在短短140分钟时间内把人类的发展历程、人类在宇宙中的存在地位等命题做了哲学化的思考,它属于极少数的那种你可能难以完全理解,但足以被其画面与音效震撼的伟大电影之一。

影片以三四百万年前非洲荒原上的一群猿人开场,配是理查德·斯特劳斯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一首取材自哲学家尼采的交响诗。

在一块神秘的黑色巨石面前,猿人学会了如何将骨头作为武器(为了争夺水源相互攻击),这也是人类最早的工具。一块骨头被抛往空中,在几秒钟后,它叠化成了一艘在太空中遨游的飞船。

这或许是电影史上最伟大的一次剪辑,在霎那眨眼之间,几百万年的时光就此流逝,两个形体相似的物件就这样完成了无缝衔接。

接下来,镜头对准了宁静深髓的太空与优雅地飞行着的太空船。在约翰·斯特劳斯《蓝色多瑙河》的舒缓伴奏下,地球、月亮、行星、太空船沿着各自的轨道安静地运转,仿佛在跳一支“太空芭蕾”。

再过50年,它还是史上最好的科幻片-2.jpg

库布里克用极为细致的镜头表现了飞船与月球中转站对接的情形。太空船内部的设计、功能和种种设施,都被巨细靡遗地近距离展现在观众面前。可视电话、无重力装置等高科技设备对于当年的观众而言,大大超出了他们平常的想象空间。

随后,我们通过人物的对话逐渐得知了这艘飞船的任务:在月球上人类发现了一块巨大的黑色石碑,人类对它一无所知,只知道它在向木星不断发送电磁波,为了追寻黑石的秘密,一艘飞船被派往木星前去调查。

飞船上有三位沉睡中的宇航员以及两名负责完成这次飞行任务的宇航员普尔和鲍曼。整个飞船全部由一台先进的智能电脑哈尔(HAL)自动操控,一切的指令和程序都已被事先设定,宇航员只需每天机械地检查设备、锻炼身体

但是,哈尔一次错误的故障报错却让宇航员开始怀疑它的程序出了问题,他们试图解决哈尔。然而哈尔对飞船上的一切都洞察无疑,如何才能避开它的注意?

库布里克在这里发挥了一个极具天才的创意——让两位宇航员在分离舱内进行密谈,但是哈尔却通过读唇语的方式了解了两人的谈话内容。当洞悉了两人试图终止自己的程序之后,哈尔决定先发制人。

因为它曾被设置了一条绝密的指令,那就是将飞船开往木星,两位醒着的宇航员的任务也仅止于此,此次飞行的真正目的只有沉睡中的三位宇航员才知道。

如果飞船上的人员全部丧生,哈尔可以自己接管飞船,完成任务,且不得对信息有任何隐瞒。在这样两条出现悖论的指令下,哈尔的程序发生的错乱,它只能试图将宇航员全部杀死——包括普尔和沉睡中的三人,自己接管飞船。但是,机智的鲍曼最终切断了哈尔的电源,开始一个人的太空漫游之旅。

再过50年,它还是史上最好的科幻片-3.jpg

当飞船接近木星的时候,黑石再次出现,鲍曼也经历了一场绚烂的声光旅行(按照今天的理论,这应该是穿越了一个“虫洞”),鲍曼在经过一条漫长的彩色光廊后到达一个地理面貌诡异的星球。

为了拍摄这段镜头,库布里克花费几个月的时间实验各种胶片效果,最终使用了大量的彩色滤镜和负片影像技术成功打造出这场视觉奇观。在影片的结尾,他置身于一个洛可可式的华丽大房间中,在一连串绚丽的蒙太奇后,他逐渐变老,直至在这里死去。

死后,他却变化成了一个好似蜷缩在子宫中的胎儿,这便是著名的“星孩”形象(Star Child)。此时,《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的音乐再次响起。

再过50年,它还是史上最好的科幻片-4.jpg

以上的剧情只是这部电影最浅显的表层,对于理解这部充满隐喻的电影而言,还远远不够。这是一部不仅需要去观看,更需要去感受和思考的电影。

正如同创举性地使用《蓝色多瑙河》《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等古典音乐,几乎完美地配合着画面的动感与节奏。这些庄严的旋律与静谧的影像结合之后,配合着影片的宏大母题,仿佛表现出人类升入众神领域的境界。

贯穿影片的黑色巨石长久以来一直是人们谈论最多的话题,它到底象征了什么?是神谕,还是某种神秘的生命起源?

更多的人将它视作一种高度文明的载体与象征,它们的智慧与科技已经发展到远远超乎人类想象的高度,能够迅速地开启文明,于是远古时代的猿人和未来太空时代的人类都在黑石面前受到了点化。

再过50年,它还是史上最好的科幻片-5.jpg

在哈尔的段落中,库布里克完成了他对人类最深刻的一次批判(这种批判其实贯穿在库布里克所有的电影中)。人与机器颠倒式的种种对比被不露痕迹地展示出来:普尔与鲍曼日复一日的举动更接近机器,反倒是人类利用自己的高度文明制造的机器哈尔表现得更富人情味,它不时会说些滑稽的俏皮话调动沉闷压抑的气氛。

而且,哈尔最终被赋予了高度的人工智能,它不再是简单地执行指令和程序,某种意义而言,它已经可以开始“思考”(如何消灭自己的对手——人类)。

在机器与人类的对比间,库布里克质问着人与机器之间的区别。就这点他还曾想拍摄一部叫《人工智能》的电影,但却在项目启动前离世,斯皮尔伯格按照他的设想拍摄了此片。而猿人的武器——骨头化成的太空船,本质而言都是人类依赖的工具,最终却都可能面对被工具所奴役的局面(机器具备高度智能后奴役和毁灭人类,是后来的科幻电影中最常见的主题之一)。

再过50年,它还是史上最好的科幻片-6.jpg

在另一个层面上,影片借助黑石这一神秘载体,又表现出数百万年的人类文明在宇宙中的渺小存在,不过是沧海一粟。

这部电影用非凡的想象力,激发所有的观众一起思考,让我们反思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理解我们在宇宙中所处的环境。它开启了一个科幻电影的新纪元,对未知文明的探索、对宇宙体系的认知、乃至用高度精确的模型拍摄想象出来的高科技产物的方法,都对后来的《星球大战》等科幻电影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正是从本片开始,带来了70年代好莱坞科幻片的兴盛与繁荣。

《2001太空漫游》问世之时,正值美国的阿波罗计划如火如荼进行之际,人类对外太空的憧憬与向往正热情高涨。这种热情,本身也是影片所承载的精神的一部分。

影片上映之后,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每天用来叫醒宇航员的音乐就换成了《蓝色多瑙河》,而在一年后阿姆斯特朗成功登上月球后便惊呼“Just like that movie!”(就和那部电影中一样!)

(昨天的送票活动今天还可以参与,明天抽)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今日头条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原文地址:https://www.toutiao.com/a672282148568301619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服务条款|版权问题|手机版|小黑屋|手机版|滇ICP备13004447号-1|滇公网安备53032802000133号|神秘网

网站地图sitemapArchiver

GMT+8, 2024-11-23 06:42 , Processed in 0.077325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基于Discuz! X3.5

辛树所有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