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网站/小程序/APP/浏览器插件/桌面软件/脚本 定制开发·运营维护·故障修复·技术咨询
查看: 1882|回复: 0

众里寻“它”千百度,蓦然回首,竟然都一样:千村一面的民俗旅游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8-6 20:11: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不断推进,进入城市的人们重新开始想念乡村味道,引爆了远离都市繁华却又不乏乡土韵味的乡村游,也唤醒了一个个沉寂多年的特色民俗古镇和村落。

年游客接待量超过六百万,营业收入超十亿元。一个酸奶合作社一年营业额超过两千万,一个豆腐脑小摊一年卖到上百万……这是陕西省袁家村的业绩。近年来,袁家村已经被视为民俗特色小镇建设中的一面旗帜,看着袁家村火了,十里八乡的乡镇也开始了一系列复制袁家村的动作。据不完全统计,仅陕西一个省就有60个类似袁家村的民俗小镇。

众里寻“它”千百度,蓦然回首,竟然都一样:千村一面的民俗旅游-1.jpg



但是高度同质化的模式是否能“嫁接一个火一个”,源源不断的吸引游客呢?

从CCTV《经济半小时》的调查来看,答案是否定的。
荒凉破败的特色小镇,空空荡荡的小吃街,街上大部分店铺大门紧闭,门上结满蜘蛛网,门口的大水缸早已经长满杂草,从门锁上落的厚厚的一层灰来看,这里已经很久无人造访,这便是陕西部分地区新建的特色小镇的现状。

众里寻“它”千百度,蓦然回首,竟然都一样:千村一面的民俗旅游-2.jpg



特色小镇这个词起源于浙江,于2014年首次被提及,随后国内很多地方都在学习这个经验,意图搞活县乡一级的经济发展。在陕西,大家耳熟能详的特色小镇是袁家村,五一假期四天,袁家村就接待全国游客将近七十万人次。

与袁家村相距一千米就是另一个民俗村——官厅村,2016年5月1日官厅民俗村开业,作为陕西省美丽乡村文化旅游的新代表,官厅民俗村主打关中民俗文化和唐文化,曾引来多家媒体争相报道。然而三年时间过去,官厅村现在大部分店铺都大门紧闭,生意冷清。

在与官厅村一位超市大姐交谈中记者了解到很多商户之前在民俗村经营过,但是大部分都走了,“因为人不多,开门(营业)也没人”,超市大姐如是说。

另外,从超市大姐那里打听到的还在营业的酸奶店也是大门紧闭,找不到卖货的人,酸奶店门口的桌子上孤零零摆放着几瓶已经过期很久的酸奶。景区内的地上到处散落着建筑垃圾,一块写着“福地官厅”的牌匾横躺在地上。

从里到外走遍官厅村记者发现这些店铺以关中小吃居多,而且很多与袁家村相似。同样是民俗村,而且近在咫尺,一个生意兴隆,一个却关门歇业。还有另外一些同类的民俗村,有的开了一段时间就冷清下来,还有一些民俗村甚至刚刚成立还没开业就直接关闭了。

众里寻“它”千百度,蓦然回首,竟然都一样:千村一面的民俗旅游-3.jpg



对此现象,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旅游局局长陈浩说:“原来都模仿这个袁家村,同质化比较严重,也没有文化底蕴支撑,更没有产业的支撑,盲目地打造人为的景观,其实是很盲目的。”

同样是在2016年开始迎客的东黄小镇,有着和袁家村相似的建筑风格、经营内容,甚至连商铺分布都是一样的,酸奶挨着醪糟,醪糟挨着辣子……如今却也是一片荒凉:家家户户大门紧锁,两条小吃街空无一人,头顶的灯笼和店铺的标注都已破败不堪。

众里寻“它”千百度,蓦然回首,竟然都一样:千村一面的民俗旅游-4.jpg



一进武将山景区就可以看到粉汤羊血和驴蹄子面的牌匾,这些也都是袁家村里的网红小吃,再往里走街道上的小吃门店和地上的水渠相差无几,但是店铺都关了。

景区投资方赵老板告诉记者前期投入八千多万,店铺经营两年之内免费,不收押金,不收租金,但是依然招不到商家。景区建成三四年,但是一直都没有正式开张营业过,最初招来过四十家店铺,后来又都走了。

通过记者的走访调查发现,这些打着民俗文化旅游的景区,开设时间都集中在2016年前后,也就是2015年袁家村游客激增之后,但是再没有复制出一个像袁家村这样生意红火的民俗村。

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学术委秘书长冯奎分析:“从宏观上来说,当一类开发现象在一些地方一哄而起的时候,必然面临着过剩的问题。在一段时间之内,各个地方过量开发同一类型的小镇,必然会导致资源的浪费,错失一个地方发展的良机。”

众里寻“它”千百度,蓦然回首,竟然都一样:千村一面的民俗旅游-5.jpg



模仿袁家村的小镇几乎就是完全复制粘贴,但殊不知袁家村的火爆并非一朝一夕,而是经过了时间的沉淀和市场的洗礼,并且有着科学的规划。在古镇古街建设的浮躁热潮中,很多古镇古街的开发建设陷入了没有鲜明品牌的同质化竞争中。一些古镇从街道、建筑、到街边的店铺商品,大同小异,你抄我,我学你,样样有,样样没特色,游客很快便觉索然无味。千人一面的古镇样貌,千篇一律的运作模式,让古镇旅游成为“一次性消费”。

2016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三部委提出:到2020年,计划培育1000个左右各具特色的小镇。如今三年过去了,各地的特色小镇遍地开花,但有些小镇由于缺乏特色,经营出现困难。对此国家发改委强调特色小城镇要优胜劣汰,有进有出,及时调整。

一是采取规范的发展,遵循小镇发展的规律,因地制宜,根据自身发展规律制定发展计划,这样小镇在未来才能找回生命力。

二是及时止损,有些地方根本不具备特色小镇发展的要求和条件,应该及时的予以修正,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一味地模仿照搬不仅费时费力,最后也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

就像节目最后说的:“特色小镇应该是一个完整的生态链,从根子上说它不能只是一个商业项目,而应该是一个生活社区,其核心并不是镇,而是人。要营造人与人之间的温情关系,靠独具特色的人文环境吸引消费者。特色小镇是产业的,也是生态的,说到底是生活的。在自己的村子里,简单地去复制别人的特色,最终是会被消费者抛弃的。”
内容来源:CCTV-2 财经频道《经济半小时》 20190709 民俗小镇同质化困局,部分内容有改动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

本文转自公众号“中国人民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今日头条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原文地址:https://www.toutiao.com/a671703933363683379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服务条款|版权问题|手机版|小黑屋|手机版|滇ICP备13004447号-1|滇公网安备53032802000133号|神秘网

网站地图sitemapArchiver

GMT+8, 2024-12-25 21:03 , Processed in 0.055566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基于Discuz! X3.5

辛树所有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