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症青”是大豆茎叶持绿现象的俗称。发生特征为:大豆生长后期营养生长旺盛,叶片变厚,叶色浓绿,茎杆坚硬,长期保持青枝绿叶,并不断抽发新枝或次生分枝,花期长,结荚稀疏,出现结荚不鼓粒或瘪荚皱粒,籽粒过小,导致产量下降,商品性差。“症青”具有蔓延性,可导致整株甚至整块地被传染,严重时全株枯死,颗粒无收,对大豆产量影响很大。近年来,在我国黄淮海大豆栽培区发生危害较重,是导致落花、落荚和瘪粒、空荚率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
这使得部分农户或农场主有畏难情绪,不敢再种大豆。目前,“症青”发生机理尚不明确,发生原因呈现多样性,说法不一。梳理归纳如下:
1.病虫为害:黄淮海夏大豆“症青”现象发生的主要原因可能在于虫害。点蜂缘蝽是元凶,防治点蜂缘蝽可以有效防止“症青”现象的生。
2.大豆“症青”现象可能是一种新病害。重茬地块大豆“症青”株率平均为31.70%,正茬大豆“症青”株率平均为为1.01%,且两者差异达极显着水平。
3.大豆“症青”可能是飞虱传播的病毒病。火烧麦茬的大豆“症青”轻。但是,至今未分离出病原体。
4.气候异常
大豆生长发育适宜温度:苗期21-23度、开花期22-25度、结荚鼓粒期21-23度、成长时间持续干旱、连续高温或低温有可能是大豆“症青”的主要原因。
主攻提高单产,预防出以下措施:
一、轮作换茬。改小麦-大豆-小麦-大豆连作为小麦-玉米-小麦-大豆或小麦-辣椒-小麦-大豆或大蒜(圆葱)-大豆-小麦-玉米轮作。
二、培育壮苗。夏大豆播种适期六月中旬,遇雨抢墒直播,遇旱先浇水造墒后播种,大淤地可浅播压水;机播行距40-50厘米,播深3-4厘米,每亩播种量3-4公斤;齐苗后间苗,每亩留苗1.2-1.6万株。
三、防病治虫。
1、种子包衣或拌种,用20%吡虫啉氟虫氰+6%精甲咯噻夫酰胺进行种子包衣可防治大豆根腐病、根结线虫、花叶病和蚜虫 ;
2、齐苗后用精喹禾灵+氟磺胺草醚喷雾除草;用高效氯氟氰菊酯+吡虫啉+戊唑醇喷雾防治点蜂缘蝽、蚜虫、飞虱、蓟马和叶斑病等;
3、初花前用高效氯氟氰菊酯+吡虫啉+戊唑醇喷雾防治点蜂缘蝽、蚜虫、盲蝽象、大青叶蝉、豆天蛾和叶斑病等;
4花荚期用22%噻虫嗪高效氯氟氰菊酯+18.7%丙环唑嘧菌酯+磷酸二氢钾喷雾防治大豆造桥虫、食心虫、豆荚螟和炭疽病、紫斑
等。
5.、平衡施肥,适时浇水,及时排水。七月中下旬,连续10天没有10毫米以上的有效降水,应及时浇水补墒;初花前每亩追施氮磷钾复合肥15-20公斤;可以补施硼肥、钼肥和铁肥;结荚鼓粒期遇100毫米以上的大暴雨,应及时排涝。
6、适时机收。大豆落叶、植株黄化后收获。收获早了,植株水分含量高,机收易产生水花粒、泥脸粒;收获晚了,炸荚落粒,破碎率增高、损失大。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今日头条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原文地址:https://www.toutiao.com/a672135125234247323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