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网站/小程序/APP/浏览器插件/桌面软件/脚本 定制开发·运营维护·故障修复·技术咨询
查看: 1552|回复: 2

院士年过八旬还奔波在地质科普教育第一线,地学“金钉子”扎根教坛一甲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4-10 06:09: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楚天都市报记者 徐啸寒 通讯员陈华文 徐燕 张睿 实习生 徐晓庆 摄影:楚天都市报记者 黄士峰

“这根曾在中国博物馆展出的最长的硅化木和这只恐龙,就是我带着大家一起去淘回来的。”18日,站在刚刚开馆的武汉自然博物馆序厅,83岁的中科院院士、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授殷鸿福客串起了解说员。

有人说他像颗螺丝钉,把自己扎在祖国的青山绿水间,数十年如一日,咬定青山不放松;更有人说他是颗金钉子,在教坛辛勤耕耘60载,培养出一代又一代地质人。殷鸿福却说:“我从来没有忘记自己年轻时立下的,终身做一个地质工作者为祖国服务的诺言,我将继续教书育人,用自己的后半生为这个诺言和信念作证!”

院士年过八旬还奔波在地质科普教育第一线,地学“金钉子”扎根教坛一甲子-1.jpg

耄耋之年仍坚持野外科考

前两天,酷暑难耐,殷鸿福仍和团队的其他成员,一起来到武汉花山野外科考。随行人员担心殷鸿福顶不住烈日暴晒,让他在车里休息,但被拒绝。拿着放大镜,握着地质锤,殷鸿福在岩石间探寻地球的奥秘。片刻功夫,汗水就顺着脸颊淌下。

站在树荫下,殷鸿福告诉随行的团队成员,搞地质的,永远不要脱离野外作业。

1935年3月15日,殷鸿福出生于浙江。中学时,他受地理老师影响,激发起探索地球奥秘的兴趣。1952年,17岁的殷鸿福考入北京地质学院地质学专业。1956年5月,他远赴西北成为一名地质工作者,业余兼职做起了助教。从那时算起,殷鸿福的教龄迄今超过60年。

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调中心党委书记姚华舟是殷鸿福的博士生。提起恩师,姚华舟仍然难以忘记当年读博期间,跟着导师野外科考的经历。那年春天,姚华舟跟殷鸿福骑马踏上青藏高原科考。有的地方马也无法上去,只能在藏族向导的带领下徒手攀爬。有一段要涉水而过的地方,姚华舟考虑到老师腿部以前受过伤,打算背过去遭到拒绝。殷鸿福跟其他小伙子一样,卷起裤腿,提着鞋子,在刺骨的冰水中跋涉穿行。

正是因为有这种钉子精神,才有了煤山金钉子的产生。1996年,殷鸿福推荐以煤山D剖面27c之底作为全球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层型剖面和点(俗称“金钉子”),2001年,煤山最终被确认为地质学上的“金钉子”地位,此举被认为是“我国地质学可载入史册的突破性进展”,由此开拓了我国古-中生代转折和生物大灭绝的研究,推动该研究成为一个地学热点领域。

古生物学是地球科学的一门传统古老学科,殷鸿福高瞻远瞩,先后倡导和开创了古生物地理学、生态地层学、生物成矿学、生物地质学等一系列分支学科,由此提出了完整的地球生物学的新学科体系,在国内外产生了重要影响。

院士年过八旬还奔波在地质科普教育第一线,地学“金钉子”扎根教坛一甲子-2.jpg

数十年坚持给本科生上课

每年九月,殷鸿福都会跟地质专业的大一本科生上《普通地质学》这门课。许多本科生在听完殷鸿福院士的《普通地质学》后都这样评价,“他讲课十分严谨、细致,并且对学生特别热情”,“而且他的时间观念非常好,每次上课他总是会提前5到10分钟进教室”。

“973”项目首席科学家、“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谢树成是殷鸿福的得意门生之一。从本科到硕士再到博士,谢树成的三次毕业论文全都是殷鸿福指导的。谢树成说:“在研究上,殷老师最显著的特点是思路开阔,勇于开创新领域。”

今年起,殷鸿福院士将不再招收博士生。去年招收的徐珍,成为殷鸿福院士的关门弟子。徐珍说,跟老师讨论研究项目的时候,“他总是会问我觉得这件事怎么样?这样做行不行?他会问我有些什么想法,但他从不会告诉我应该做什么,他会很乐意听我们的想法。”徐珍也上过殷鸿福讲的《普通地质学》,让她印象最深的是,在最后一堂课上,殷老师让所有同学谈谈上完这门课程之后的感想,“我们说的每一个想法,他都用一个本子记下来了。”

殷鸿福领衔的 “地史古生物学”团队2008年入选国家教学团队,自2001年来,该团队三次以唯一或第一单位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他领衔主讲的《古生物学》、《地史学》和《地貌学与第四纪地质学》入选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

院士年过八旬还奔波在地质科普教育第一线,地学“金钉子”扎根教坛一甲子-3.jpg

四代传承形成完整人才梯队

刚刚获得中国年度大学生人物的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的2018届应届毕业生王奉宇,即将在地大开始自己的研究生生涯。王奉宇的导师是80后“国家优青”宋海军教授,宋海军教授的导师是60后的“国家杰青”童金南教授,而童金南教授的恩师则是殷鸿福院士。四代地质人,时间长度跨越了近70年,“接力”谱写了一曲薪火相传、开拓创新的地质之歌。

童金南是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他也是高考恢复后首批考入中国地质大学的大学生。1982年,他开始在地大攻读硕士研究生,成为了殷鸿福的“开山弟子”。“老师的人格魅力和科学精神对我的求学以及今后的为人师都影响深远,他是我的一盏明灯。”童金南说。

出生于1983年的宋海军,2003年被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录取时,对于地质、古生物等是陌生的。殷鸿福院士为新生们主讲《普通地质学》课程,让宋海军找到了方向。宋海军至今都清楚地记得殷鸿福在课堂上说:地质科学,是开启地球奥秘的钥匙,我们就是要找到这个钥匙。正是在童金南的持续培养下,宋海军攻读博士学位,到海外留学,留校任教,今天已经成为专业领域知名的年轻教授,是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

院士年过八旬还奔波在地质科普教育第一线,地学“金钉子”扎根教坛一甲子-4.jpg

科学家乐当科普志愿者

“第六次生物大灭绝会来吗?我看不一定,只要我们从现在起珍惜环境、爱护环境、保护环境,我们一定可以留住青山绿水,阻止生物大灭绝。”18日上午,在武汉园博园长江文明馆,殷鸿福向来自武汉三镇的500多名观众做题为《大河之恋——珍惜环境和生命》的科普报告,听众中一半是学生。

尽管年事已高,殷鸿福依然工作在中国地学发展的前沿,他每年都会到大学和中小学去跟学生们沟通、免费作科普讲座。

2017年4月,在浙江省长兴县的“金钉子”国家地质遗迹保护区,他应邀为100多名长兴县煤山镇中心小学的学生上了一堂科普辅导课,向小学生介绍地质历史、生态环境、生物演化以及“金钉子”的意义,帮助学生提升科学素养。

他还在湖北省国土资源厅主办的湖北省第48个世界地球日主题宣传活动周启动上,作了《恐龙灭绝对人类演化的启示》的科普讲座。

今年6月,在首届湖北省高校科普创作大赛暨青年之星计划-科普创作训练营(武汉站)启动仪式上,殷鸿福和金振民、周忠和、龚健雅四位院士受聘担任科学顾问。

“尽管我国科学家不像国外一样需要通过与公众沟通来进行一项科学决策,但这并不妨碍院士们与大众沟通的自觉性。”殷鸿福表示。

省吃俭用捐出40余万助学

殷鸿福对自己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多贡献,少索取。他主持的项目,一般都把经费划给各子课题,自己只留少量必需经费由秘书掌握,做到公开。他每年主持多个项目,但只拿一个项目的劳务费,有时还把自己应得的那份劳务费给了经济上比较困难的教员。在多次专著稿费分配时,他都没有拿满应得的数额。

殷鸿福的生活十分朴素,他衣着非常简朴,一件衣服穿很多年。前两年,他还经常骑着一辆旧自行车,往返于家庭、教室、实验室之间,没有一点院士的架子。他坚持不拿院士的待遇,总是说:“钱够用就行了,把钱留给更有需要的人。”但他却多次以不同方式捐资助学,其中向学校教育基金会捐助的奖学金累计达42万元,包括2002年获“何梁何利奖”的20万元港币。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今日头条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原文地址:https://www.toutiao.com/a657954440564283853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4-10 06:09:43 | 显示全部楼层
向金色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4-10 06:10:34 | 显示全部楼层
牛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服务条款|版权问题|手机版|小黑屋|手机版|滇ICP备13004447号-1|滇公网安备53032802000133号|神秘网

网站地图sitemapArchiver

GMT+8, 2024-12-1 14:55 , Processed in 0.083056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基于Discuz! X3.5

辛树所有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