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网站/小程序/APP/浏览器插件/桌面软件/脚本 定制开发·运营维护·故障修复·技术咨询
查看: 955|回复: 0

历史爱好者:来来来,跟我唱,姥姥的澎湖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6-22 05:51: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历史爱好者:来来来,跟我唱,姥姥的澎湖湾-1.jpg

历史爱好者:来来来,跟我唱,姥姥的澎湖湾-2.jpg

文 | 吴钩

今日被一条消息刷屏了:有网友称,上海小学二年级语文课文《打碗碗花》原文中,“外婆”全都改成了“姥姥”。为什么要做这个显然是多此一举的改动?呢?有人找出了去年上海市教委的答复:“姥姥”是普通话语词汇,“外婆”属于方言。

这一“外婆”改“姥姥”的消息传开来之后,网友纷纷吐槽。我也跟着吐槽了一句:“杭州那个‘外婆家’菜馆,是不是也要改叫‘姥姥家’?罗大佑的那首《外婆的澎湖湾》是不是也要改叫《姥姥的澎湖湾》?童话里的‘狼外婆’是不是也要改叫‘狼姥姥’?”

历史爱好者:来来来,跟我唱,姥姥的澎湖湾-3.jpg

小学语文《打碗碗花》课文图

不过,作为一名文字工作者,仅仅对这事儿吐吐槽是很对不起自己的职业的。我们还要来分辨一下,到底“姥姥”与“外婆”哪个才是方言?

明朝人沈榜《宛署杂记》收录有北京宛平县的方言俚语,其中便提到“姥姥”:“女婿称妻父曰爹,妻母曰妈;外甥称母之父曰老爷,母之母曰姥姥,呼舅母曰妗子。”

请注意,沈榜不但注明这是“方言”,还特别说明了这些“里巷中言语亦有不可晓者”。换言之,称外祖母为“姥姥”,只是北方个别地方的里巷间的俚语,不登大雅之堂,且使用范围也有限。虽然我们可以在明清小说中找到大量“姥姥”,比如《红楼梦》里有一个“刘姥姥”,但这里的“姥姥”,显然只是泛指老年女性,而非特指外祖母。大观园的一众姐妹都叫刘姥姥为“姥姥”,难道她们全都是刘姥姥的外孙女?

“外婆”呢?清代李调元的《南越笔记》也收录有广东的方言,其中恰好提到“外婆”:在广州,“子女谓其祖父曰亚公,祖母曰亚婆,母之父曰外公,母之母曰外婆,母之兄弟曰舅父,母之兄弟妻曰妗母。”

那么,是不是只有广东人才将外祖母称为“外婆”?不是。从明清时期的许多世俗小说、唐宋时期的一些文人笔记,我们都可以找到“外婆”的称谓,而且词义非常明确,都是指外祖母。比如清代公案小说《施公案》写道:“施公道:‘你这外婆家姓甚?住在何处?’吴良道:‘小人外婆姓杨,住在桃花村外,名叫个杨秀。那地方通知道名姓的。’”唐朝人撰写的《法苑珠林》里也有一段话:“汝是我女儿(女之儿),我是汝外婆。”

由此可知,“外婆”与“姥姥”尽管都是民间俚语,但“外婆”之称由来更远久,使用范围也远大于“姥姥”。

更重要的信息是,至迟从南宋开始,官方文书中也使用“外婆”的说法,如《名公书判清明集》收录的一则南宋判词说:“本厢押李三归家,拜谢外婆与母及李三十二夫妇,仍仰邻里相与劝和。”“外婆”写入了司法官的判决书。又如《大明会典》这么注释外祖父母:“即外公、外婆”。

考证至此,我想说,“姥姥”既是里巷俚语,又是不折不扣的方言;“外婆”则是起源于民间俗称的通用词。

来源|南都周刊

END

欢迎朋友圈,如想取得授权请邮件:newmedia@nbweekly.com。如果想找到小南,可以在后台回复「小南」试试看哦~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原文地址:https://www.toutiao.com/a656958715705950260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服务条款|版权问题|手机版|小黑屋|手机版|滇ICP备13004447号-1|滇公网安备53032802000133号|神秘网

网站地图sitemapArchiver

GMT+8, 2024-12-26 21:17 , Processed in 0.062440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基于Discuz! X3.5

辛树所有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