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缅甸翡翠是我国人民最喜爱的珍贵玉石之一,
喜欢翡翠的朋友和想了解翡翠知识的看最后一图。广泛应用于首饰和玉雕工艺品中。通过对大量翡翠原石、半成品和成品的观察,发现翡翠原石在表生地球化学作用过程中,会产生许多十分显著的变化,这些变化受翡翠产地的地质条件、自然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翡翠原石的矿物组成、化学成分及其它因素的综合制约,使其皮壳和原石的颜色表现出多样性特征并具有鉴定和研究意义,以及在首饰、工艺品的加工中选择利用的价值。世代相传的民间翡翠商在长期的观察实践中,从感性上创造了许多词汇、俗语和短句用以描述翡翠原石的表面特征,并用来分析翡翠原石的品质和价值,预测翡翠赌石内部的颜色和质地的变化规律,其中充满了神秘和奥秘,对它们的理解和进行科学的解释能给翡翠商们提供十分有益的启示。
缅甸翡翠的矿物组成、化学成分及其特征大量的研究表明,缅甸翡翠是缅甸雾露河地区一种富钠贫硅(不饱和)的超基性岩浆岩,是在高压低温大地构造环境中经过了中等-较深埋藏的变质作用形成的。当岩层被抬升至地表,在第三纪和第四纪,经历过两次大规模的风化、侵蚀、搬运和沉积作用,由此形成如今的翡翠原生矿床和次生残坡积、冲积矿床(由第三纪和第四纪翡翠砾石组成)两种类型。大多数情况下,缅甸翡翠是由硬玉矿物集合体组成的单矿物岩,但也有一部分是以硬玉矿物为主及少量角闪石、钠长石、绿辉石和铬铁矿等矿物组成的多矿物岩石。关于翡翠的化学成分,据国内外对缅甸翡翠130多个样品的分析数据,其各种化学成分都存在一些变化。今以欧阳秋眉教授对90多个样品化学全分析和电子探针分析数据为主,再参考其它国内外40多个分析数据后,归纳出缅甸翡翠的化学成分(wB/%)变化为:SiO2为55.6~60.3,TiO2为0.00~0.49,Al2O3为20.31~27.63,Fe2O3+FeO为0.00~6.06,MnO为0.00~0.51,MgO为0.00~1.65,CaO为0.00~2.08,Na2O为10.57~16.60,K2O为0.01~3.30,Cr2O3为0.00~23.67,H2O<0.8。在缅甸翡翠矿区,约2000km2的面积内分布有很多矿点,各矿点之间的地质条件都存在差别,随着开采范围的扩大和延深,可利用的翡翠种属也在不断增加,矿物含量、化学成分和杂质元素也出现更多的变化。例如,翡翠种属之一的钠铬辉石岩,其Cr2O3很高,变化于 13.74%~23.67%之间,此时SiO2、Al2O3和Na2O则明显减少;油青种翡翠或暗绿玉,则有较高含量的绿辉石。据中外资料和笔者的观察,各种颜色翡翠所含致色元素和致色矿物有各自的特点: (1)绿色(翠色和灰绿、蓝绿色)——翠绿色主要由Cr3+离子所引起,它可以以一系列类质同像的形式在变质作用过程中分解与扩散,呈Cr2O3状态
存在于硬玉、钠铬辉石、铬透辉石和绿辉石等矿物的晶格之中,使翡翠呈现绿色。
(2)灰绿、蓝绿色——主要由含Fe(Fe3+、Fe2+)、Mg离子的角闪石、蛇纹石和铁叶绿泥石等矿物引起。
(3)紫色(春色)——由Mn2+离子引起。根据对菱锰矿、蔷薇辉石、红帘石、紫锂辉石等带玫瑰色~浅紫色的矿物研究认为,Mn是这些矿物的致色元素。同样,硬玉有时也主要以Mn2+而致色,这是没有疑问的。笔者在对原岩及其表生矿物颜色长期的观察中也得到证实。
(4)黄、棕红、红褐色(翡色)——由Fe3+离子引起。主要呈不定形的胶体状褐铁矿(Fe2O3·nH2O),有时也包括针铁矿和纤铁矿,极少见到赤铁矿。(5)黄绿色——往往是由褐铁矿叠加于绿色的硬玉之中引起的。 (6)黑色——主要由残余的铬铁矿引起。在出现“黑癣”时,则主要由角闪石引起。翡翠原石表面或裂隙中出现黑色、棕色和灰色时,则主要由氧化的Mn4+和Mn3+引起。但是这里不是指黑乌砂的表面色,黑乌砂将在下面叙述。
翡翠的表生地球化学作用缅甸翡翠矿区长期处在热带~亚热带、低海拔的内陆河谷型的自然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下,每年湿热季节(6月~10月)与干热季节(11月~次年5月)相互交替。这使得岩石和矿物既有表生物理风化,又有强烈的表生化学风化;在化学风化作用中,又以强烈的氧化作用为主,有时局部也出现还原作用。岩石内的断层、裂隙和节理构造的发育程度、岩石结构的致密程度、矿物结晶的粒度和含量、矿物晶体结构和所含元素的不同种类均影响着化学风化的速度和深度。 氧化作用经对翡翠风化皮壳的观察,各种矿物在表生氧化作用中的稳定程度(由不稳定→稳定)大致为:钠长石→角闪石→透辉石→硬玉。矿物在溶解和淋失的过程中,除形成一些细小的孔洞外,部分转变成Al2O3、SiO2、Fe2O3、Cr2O3、MnO等成分,并以胶体状氧化物(如粘土)而残留,在这化学风化过程中,色素离子Fe2+、Mn2+和Cr3+等有如下的变化:翡翠中Fe2+的氧化形式是以褐铁矿存在于翡、红雾和铁锈之中的。其氧化的化学表达式
神仙难断寸玉”、“玉石无专家”之说,可见“赌石”的风险性是不言而喻的。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原文地址:https://www.toutiao.com/a654090122312024115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