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网站/小程序/APP/浏览器插件/桌面软件/脚本 定制开发·运营维护·故障修复·技术咨询
查看: 1513|回复: 0

把豆放在豆上|蠹鱼食字32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4-2 15:06: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上上回提到古代食器中的一种,常用来盛放腌菜、肉酱等食物,浅腹、束腰、无耳、高足,这就是传说中的豆。

把豆放在豆上|蠹鱼食字32-1.jpg

上图是“商白陶刻纹豆”。大家在看文物的时候可能感受过这种文物命名方式,年代+质地+描述+物品名称。

“商”是文物年代。白陶是文物材质。白陶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就已经出现,到商代白陶质地更加洁白细腻。刻纹是对文物的描述,从器身由上到下,沿口下方先是层线状的凸弦纹,腹部的云雷纹,高足上的钱纹和底座上的饕餮纹。豆是器物名称,陶豆大约在商朝中期开始出现。

怎么越说越有一种走错片场的感觉?《TOPYS宝藏》还是《我在TOPYS修文物》?说好的甲骨文呢?



豆,甲骨文写作 ,象形,与 (皿,器皿)形似,是容器的一种。不同的是, (皿)是敞口的, (豆)的上方还有个盖子

。 (豆)的腹中还有一横,表示其中放置的食物。金文的写法省去了腹中的一横,其余变化不大。篆书也沿袭了金文的写法。

《说文》解释,豆,古食肉器也。许老爷子还展示了“豆”的古文字写法: 。

这,有没有什么误会?

小豆子

许老爷子写的一个字有没有勾起你正常的回忆?豆,难道不应该是豆子么。

把豆放在豆上|蠹鱼食字32-2.jpg

的写法倒是与豆子有几分相近,不知道是不是许先生把另一个字强行安了过来。豆作为食器的本义大多都只是在古文的使用中,比如《诗经》“卬盛于豆”。而作为豆子用法,我们应该认识另外两个字“菽”与“荳”。

菽(shū),豆的总称。但在小篆中并不是菽的字形,而是它的一个通假字“尗”(shú),篆书写作 ,《说文》解释,尗,豆也。有个冷门的词汇“幽尗”(幽菽),也就是豆豉。在古文中,最初用来表达“豆子”的含义时,常用“菽”来表示。

《康熙字典》中有另一个“豆”的形态 (荳),读音与豆相同,解释上亦与豆同义,可以理解为是豆的通假字。

至于为什么那个食器“豆”如何演变成了“小豆子”,抱歉,我还没看到过靠谱一点的说法。

把豆放在豆上|蠹鱼食字32-3.jpg

版权声明: 本文系原文作者授权TOPYS发布,如需转载请联系原文作者,并保留文章在TOPYS(www.topys.cn)的完整链接,谢谢!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原文地址:https://www.toutiao.com/a653974603143997081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服务条款|版权问题|手机版|小黑屋|手机版|滇ICP备13004447号-1|滇公网安备53032802000133号|神秘网

网站地图sitemapArchiver

GMT+8, 2024-11-29 09:50 , Processed in 0.056978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基于Discuz! X3.5

辛树所有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