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讲述的是六十年如一日,敦煌专家李云鹤的敦煌壁画修复路的故事
弥漫着古代异域气息的甘肃榆林窟第15窟,始建于中唐,后经宋、西夏、元的完善修改。86岁高龄的李云鹤老先生在此对南壁中部“赴会菩萨”腿部面积有两寸大小的“起甲”壁画进行清理灰尘、注入黏合剂、用棉球滚压、用小刀回贴压平等修复工作。
修复千年艺术作品的过程中,仿佛游走在过去与未来的连接中,也游走在古代匠人和现代匠人的对话里。作为莫高窟第一代文物保护修复者,敦煌研究院文物保护研究所副所长李云鹤已在敦煌研究所工作了61年。
从洞窟清洁工到壁画修复匠
1932年9月18日,李云鹤出生于山东省青州市,家境尚好的李云鹤幼年便接受了很好的教育。1956年,为积极响应“知识青年支援大西北”的号召,李云鹤前往新疆。途径甘肃,李云鹤被在敦煌莫高窟研究所工作的舅舅霍熙亮带到了敦煌莫高窟。时任研究所所长常书鸿对他说:“莫高窟刚好需要人,你就留到莫高窟工作吧。”
“当时所里招了三个学徒工,新参加工作的人员要接受所里三个月的实习考察。由于历史原因,莫高窟曾经长期无人看管,过路的人,放羊的人随意到洞窟里面躲风沙,住宿,生火,乱刻乱画。最初的文物保护其实就是拆除窟前的乱搭乱盖和窟内搭建的土炕土灶,同时清除了几百年拥塞在洞窟内的大量积沙,为重要的洞窟安装窟门,在窟区修筑围墙,防止其再次遭到人为破坏。”
莫高窟条件很艰苦,住的是废弃的饲养牲畜的马厩,睡的是土炕,用的是土坯做支架的桌子,书架和土坯砌成的沙发。没有自来水、没有电灯,更没有卫生设备。一次生病发烧去县城看病,路遇一只饥肠辘辘的野狼,他和同事与狼僵持了两个小时,才得以脱身。
莫高窟年代久远,泥土材质十分脆弱且病害多。起甲、泡状起甲、颜料层脱落、粉化、疱疹、龟裂、裂隙、盐霜、酥碱、空鼓、地仗脱落、微生物损害,这些病灶都是莫高窟壁画的“病因”。特别是“起甲”,据统计莫高窟约有106个洞窟、1246平方米的壁画有此病害。
李云鹤最初的工作就是修复“起甲”的壁画。从零开始修文物,面对的困难可想而知。
对于壁画是怎么画上去的,塑像是怎么做上去的,他一无所知。为了更好地工作,李云鹤跟美术室的史苇湘先生去学习绘画。白天他们上洞子画画,晚上学习素描和练习毛笔字。一年后,他有了一定的绘画基本功。当时国家美术馆派了一个搞雕塑的工作人员临摹196窟的塑像,李云鹤从打石膏,塑形,到上彩,整个过程都参与学习和制作。
发明壁画修复工具
敦煌莫高窟735 个洞窟中的45000 平方米壁画和 2000 多身彩塑,每一幅(尊)都是穿越古老时光而来,不可复制。我们看到的精美壁画,都离不开一代又一代文物工作者的修复。
最初莫高窟研究所的修复技能和条件,仅限于对壁画脱落暴露的岩体进行抹泥处理或用十字铆把壁画固定回去。为了让修补的地方不太突兀,还在十字铆钉上进行了彩绘修饰。
给壁画打针用的粘结材料也不是一般的黏合剂,敦煌研究所时常要经过两三年甚至更长时间研究,才能筛选出与原用性能相近的胶结材料,这样才能保证粘得牢、不脱落。李云鹤他们当时用十多种材料在壁画上做实验,最后选了一种复合型材料,基本能够保证壁画恢复到正常状态。
1957年7月,捷克斯洛伐克文物保护专家约瑟夫·格拉尔受文化部文物局委托,来到莫高窟进行壁画保护情况考察和壁画病害治理示范。这是莫高窟历史上迎来的首个治疗壁画病害的外国医生,对当时敦煌文物研究所的美术组、保护组业务人员来讲无疑是雪中送炭,李云鹤被安排到现场观摩学习。
李云鹤把外国专家所运用的“打针修复法”和使用的材料记在心里,也重复专家的修复工序:把黏接剂用一支医用粗针管顺着起甲壁画边缘沿缝隙滴入、渗透至地仗里;待壁画表面水分稍干,再用纱布包着棉球,轻轻按压,使壁画表面保持平整、粘贴牢固。
看似简单,实则困难。当时研究所还没有实验仪器,李云鹤便采取蒸、煮等高温方法观察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能变化,还把材料放在室内室外、山上山下,分别在炎暑寒冬、白天黑夜进行对比观察,最终获得了理想的修复材料。
“洞窟内的壁画和洞窟以外的画实际上作画的手法是一样的,都是利用动植物胶调和颜料进行绘制的。起初没有经验,用毛笔往起甲部位里送胶,不是胶多流淌到表面,就是胶少黏不合。我想了不少办法,效果都不好。最后想到可否用医用注射针管来尝试做修复的工具?于是我到距离莫高窟25公里处的敦煌县医院,找了几支旧注射器带回莫高窟。”
但效果一直不尽人意。
一支针管注射器,一剂粘合材料,经由他反复试验,壁画修复技术终于获得了突破,这一技术被沿用至今。
开启莫高窟自主修复新征程
正是有了工具、材料、技术上的革新作支撑,莫高窟抢救性保护工程才得以在161窟被充分地运用,该窟也被称为敦煌研究院壁画修复保护的“起点”。
1962年8月,中国古代建筑研究所胡继高同志随徐平羽副部长来莫高窟考察壁画保护情况。当年冬天,他受文化部派遣,到莫高窟开展壁画修复材料和修复工艺的实验,研究所派李云鹤做他的助手。为此李云鹤在修复壁画的经验和技术又得以提升。
研究所把修建于晚唐的病害最严重的161窟交给李云鹤来修复。在对该窟起甲的修缮中,他使用的材料是聚乙烯醇和聚醋酸乙烯混合的粘合剂,这在当时是比较先进的材料。
“我一推开161窟的门,瞬间感觉到空气似乎是凝冻起来的。紧接着,洞窟受到空气对流的影响,起甲的壁画就像雪花一样哗哗啦啦地坠落。”作为最早一批修复壁画的工作者,李云鹤看着窟顶和四壁及满地的壁画残片,心急如焚。因为他知道,再不修复,这些壁画就永远没有了。
李云鹤开始了紧张而严肃的修复工作。首先是除尘,用洗耳球小心地将颜料翘起处背后的尘土和细沙吹干净,然后再用软毛笔将壁画表面的尘土清除干净;第二步是“打针”,就是将聚乙烯醇和聚醋酸乙烯混合的粘合剂,通过小号医用注射器打进已经和墙壁脱离的颜料层背部,使壁画和墙壁重新粘合在一起;第三步是回贴。待胶液被吸收后,用垫棉纸防护的木质修复刀,将起甲壁画轻轻贴回原处;第四步,用较少比例的粘合剂喷洒在壁画表面;第五步是滚压,力量要刚刚好,太轻不起作用,力气大了则会把壁画粘下来,或者把颜料层压碎。
在洞窟里的700多天,他修复了60多平方米的壁画,平均每天修复壁画不到0.09平方米。尽管进展缓慢,但这座首个自主修复的洞窟是李云鹤壁画修复工作的里程碑。
如今,161窟修复已50多年了,保存状态良好,也没有再产生病害。此后,李云鹤又参与了474号窟,108窟,53窟和94窟的壁画病害修复,也比较成功。
首创国内重层壁画分离和原位整体揭取复原技术
莫高窟220窟较为特殊,原因是在解放以前有人把表层的壁画做了毁灭性剥除,造成了毁灭性破坏。但洞窟甬道仍保留了原有的重叠关系,因剥离壁画时的震动,其稳定性受到非常大的影响。
1975年,研究所决定对220窟甬道进行整体迁移保护,就是把宋代壁画进行整体剥取、搬迁和复原,并续接在唐代壁画边上。
李云鹤在甬道里面做一个固定模型,支顶在壁画上,再将中间的建筑材料去除,然后将表层宋代时期的壁画向外迁移固定。这样,就可以看到暴露出的初唐、中唐、晚唐、宋等不同时期的壁画。特别是为北壁发愿文及题记为研究翟氏家族窟的传承发展提供了重要依据。
李云鹤的大胆创新,使唐宋两个不同历史时期的壁画同时展现在观者面前。这一开创性的做法,使学者研究、游客参观时更为直观和生动。为此,他也成为“重层壁画分离”的首创者。
1994年至1995年,青海塔尔寺弥勒大殿因建筑失稳需要落架维修,同时壁画出现空鼓、断裂等病害。李云鹤应邀保护修复弥勒殿壁画和大殿建筑。
病害壁画的墙体是80公分厚,壁画4米高,李云鹤没有按照常规做法剥离壁画,而是按照壁画形状做了一个模型,在没有颜色的壁画空白处打眼,把2-3公分厚的壁画固定到模板上。然后把壁画整体架立成空中楼阁一般。他又一次破天荒地采取整体剥取、原位固定、砌好墙体再平贴回位的高难度修复技法,没有任何损耗地对壁画做了成功修复,成为国内“原位整体揭取复原大面积壁画”的第一人。
青海塔尔寺验收那天,寺庙的主持活佛参加验收,他进去仔细看完壁画后问李云鹤:
“李老师,你这个壁画怎么没有给我修啊,怎么还是那个样子?”
“最想听到您这样说,我就希望这个壁画修了和没有修是一样的。损失最小的,才是最好的。”
武威天梯山搬迁石窟,天水麦积山两身大佛复位修复,青海瞿昙寺壁画修复加固,甘肃天水城隍庙,敦煌南湖殿石窟搬迁,新疆库木土拉石窟壁画加固,故宫三身唐代泥塑修复……
这些不同病害的壁画或者塑像,即便是一厘米的裂缝,到李云鹤手里,都能神奇还原。所谓“器物精神”大抵如是,你可以把自己的工作当作艺术来做,享受这份工作的乐趣,而不是为工作所累。
85岁,坚守文物修复一线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1998年,65岁的李云鹤先生退休了。时任院长樊锦诗亲自做李老的工作,请他继续为莫高窟的修复工作再奉献光和热。李老也欣然接受返聘。
返聘回来的李老工作重心不仅仍在壁画的保护和修复上,也更注重人才的培养。“我今年八十五岁了,已有些力不从心,无法为莫高窟和兄弟单位抢救修复更多的文物了,但我毕生作为一名匠人的信念没有丝毫动摇。我会干到我干不动为止,我也会把自己用了几十年的工具传承给我的儿子,让他继续把优秀的敦煌壁画修复技术和匠人品质继承下去。”
目前,李老的儿子和孙子也都在敦煌从事壁画行业。
多年来,他辗转北京、浙江、新疆、青海、西藏等地,受邀参与了北京故宫、西藏布达拉宫、杭州灵隐寺、凤凰寺、新疆库木土拉石窟、青海塔尔寺、河北北岳庙、山东岱庙等30余处文物修复保护工作。
在莫高窟工作的61年里,他硕果累累。《筛选修复壁画粘结剂和修复工艺》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成果奖”、《莫高窟161窟壁画起甲修复》1987年获文化部一等奖、《敦煌莫高窟环境及壁画保护研究》1992年获国家文物局三等奖、河北曲阳北岳庙壁画保护修复项目2017年获得全国第三届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工程十佳工程……
李云鹤先生共修复壁画近4000平方米,修复复原塑像500余身,其多项研究成果为国内“首创”。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原文地址:https://www.toutiao.com/a653721987503358003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