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天主教都各有其神学,亦各有其精深的研究。我国道教在过去由于没有作过有系统的研究,所以也就没有关于道教的神学。现在为了要研究道教哲学,便也试作神学的研究。基督教是一神教,他们的神学研究起来应该比较简单。道教是多神教,我们要研究道教的神学就很困难了,何况过去还没有一点基础呢?就目前手边的资料,只能提出初步研究的轮廓,在我国史籍中,有《隋书·经籍志》、《枕中书》和《云笈七签》卷一、二、三等篇章所载的内容,可以看出道教所信奉的主神。这位主神就是虚无自然元始天尊(也有称元始天王的)。元始天尊又常被人称为玉皇上帝。他是在天地未分、阴阳未判的时候,为一元气的神化,即为天地开辟以前的创世主,是无极界的唯一真神。道家把整个宇宙分为无极界、太极界、现实界,这是本于“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的思想而来。无极界是假想当时虚无自然的太空有和大笠一般的天形存在,称之为大罗天。经过无数劫而地始成,地是象征阴性的,地形成后即有大元玉女自然出生,元始天尊那时在玉京山,和她通气结精,由是而天皇氏始生,天皇出生后,地皇、人皇又相继降世,以后便由伏羲而神农而黄帝,开始一部人间世的历史纪录。
玉皇上帝的称号很多,有简称,有全衔,更有化身。如陶弘景所著真《灵位业图》有云:“玉帝居玉清三元宫第一中位”,这便是将玉皇上帝简称为玉帝。又如《宋史·真宗传》有云:“祭玉皇于朝元殿”,这又把玉皇上帝简称为玉皇了。另《据宋史·礼志》:“上玉帝圣号曰:太上开天执符御历含真体道昊天玉皇上帝”。到了宋朝又被称为这么长的全衔。道经中或称为“玉皇太天尊”,或称“玄穹高上帝,又化身为三清,这在第三段文中曾略加叙述,现在再为详解。其化为三清的序列,第一为无形天尊(天宝君),住于紫微天的玉清宫,时为龙汉元年;第二为元始天尊(灵宝君),位于禹余天的上清宫,时为延康元年;第三为梵形天尊(神宝君),住于大赤天的太清宫,时为赤明元年。各年相距为四十一亿万年。惟对于元始天尊与玉皇上帝在尊称上的关系和三清化身之说,仍待作进一步之研究,因各种道书记载不一,并无可以确认的资料。
元始天尊既为无极界的真神,而其化身为无形天尊、无始天尊和梵形天尊,似亦皆无极界的神。至于太极界的神,就是三官大帝了。无极生太极后。玄黄判分,天地始定,于是就有天官、地官、水官三帝应运而生,分别治理天、地、水三界。考校天人功过,职司众生祸福,后来,又把三官配合三元。《集仙录》有云:“张道陵于龙虎山,修三元默朝之道”。所以人间祀奉三官大帝,是从后汉张道陵天师开始。到元朝和魏朝的时候,又把三官配为三元节: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定为天官大帝诞辰;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定为地官大帝诞辰;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定为水官大帝诞辰。《魏书·释老志》云:“张道陵受道于鹄鸣,因传天宫章本,千有二百,弟子相授,其事大行。斋祠跪拜,各成法道。有三元府百二十官,一切诸神,咸所统摄”。据载三官大帝,设有九府,共部一百二十曹,计三元九府有三百六十应感天尊。后世又合三官简称为:三元三品三官大帝。
天师道既以三官大帝分主三界,其职司也略有记载。如道书以:上元天官,为玄都元阳一品,居紫微宫中,部三十六曹,主宰众生善恶之藉,致诸仙升降之司,号曰:上元九炁赐福天官,曜灵元阳大帝,紫微帝君。中元地官,为青灵洞阳二品,居北都宫中,部四十二曹,主宰三界十方九地,掌理八极四维五岳,考众生祸福之机,核男女善恶之藉,号曰:中元七炁赦罪地官,洞灵清虚大帝,青灵帝君。下元水官,为阳谷洞元三品,居青华宫中,部四十二曹。主管江河淮海水域万灵,掌死魂鬼神之藉,录众生功过之条。号曰:下元五炁解厄水官,金灵洞阴大帝,阳谷帝君。按三官的称号,为赐福,为赦罪,为解厄,各为天圣度世的大德所表现。所以世俗曾有:“尧帝乃天宫所降生,舜帝为地宫所化身,大禹系水宫所降生”的传说。
道教的道理有不少化身的记载,这项化身开始于元始天尊,元始天尊可化为自然神,亦可化为人格神。如化身为三清的无形天尊、无始天尊和梵形天尊,这便是自然神。但周朝的老子李耳,本为具有高尚人格的神人,亦有认老子为元始天尊化身之说。根据《神仙传》、《西升经》、《云笈七签》卷三的天尊老君名号经略,都认为老子是元始天尊的化身,并且以不同的人身和名号历代出现于世,黄帝的时代为广成子,少昊的时代为随应子,曾宿于玄妙玉女之胎内,至八十一年,其魂逍遥于李树之下,由天上流星飞入其母的口中,忽破左胁而生,生出来就是满头白发,所以叫做老子。后汉时太平道、天师道都奉老子为师,尊其书为经。传到后代,老子就成为至尊无上,神变无方的神人了。
老子既被道教崇奉为至尊无上的人格神,所以在各种不同的道书中记载亦殊不一致。《老子内传纪》云:“太上老君,姓李,名耳,字伯阳,一名重耳,楚国苦县曲仁里人也,其母见日精下落如流星,飞入口中,因有娠。怀之七十二岁,于陈国涡水李树下,剖左腋而生。指李树曰:此为我姓。生而白首,故号老子。耳有三漏,又号老聃。顶有日光,身滋白血,面凝金色,舌络锦文,形长一丈二尺,齿有四十八。受元君神图宝章变化之方,及还丹伏火水汞液金之术,为七十二篇,在周为守藏史,武王时,为柱下史,能为天神所济,众仙所从。所出度世之法,有九丹、八石、金醴、金液,治心、养性、绝谷、变化役使鬼神之法”。王圻《续文献通考》:“老君即老子,为元始天尊化身,无世不出,数易姓名。出于伏羲时,号赤精子,神农时为太成子,黄帝时号广成子,少昊时为随应子,颛顼时为赤松子,帝喾时为锦圆子,帝尧时号务成子,虞舜时为尹寿子,夏禹时为真行子,商汤时为锡则子,至周文王时号燮道子,为守藏史。武王时号育成子,为柱下史。成王时为经成子,康王时为郭叔子,春秋时为鬼谷子,汉初为黄石公,汉文时为河上公”。这里所讲的老君无世不出,都是老子的前身或后身,总之,无论是老君,或是老君的前身和后身,都是元始天尊的化身。
崇奉老子的张道陵天师亦有为天神化身之说,《汉天师世家》云:“张道陵母梦天人自北斗魁星降,至地以薇蘅香授之,感有孕”。这就是说张天师道陵也是由天神化身降世的。又据天师府崆峒问谷中有云:“祖天师在元始时为天真皇人,三皇时为灵宝大法师,殷时为玄中大法师,至汉末始为正一“真人”。这些历代不同的化身和名号,也和老子化身的模式有其相似之处。此外道教的神,化身之说很多,不可一一叙述。
从道教、道书中,可以知道道教的神,分为自然神和人格神,但是这样的神学基础,是奠基在我国古代泛神思想之上。我国古代之所谓神,实为天神、地祗、人鬼的总称。人鬼固然不是神,可是神人或真人都是神,神人或真人相当于圣贤之圣,孟子有“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的话。天神、地祗是自然界的神,神人、真人是人间世的神,道教继承了这种神学基础,所以也就发展成为多神教,在我国社会有了深远的影响。
我国古代帝王除有祭天的大典以外,还有祭五帝的仪式。《周礼春官·小宗伯》云:“兆五帝于四郊”,又《春官司服》云:“君王之吉服,祀昊天上帝,则服大裘而晃,祀五帝亦如之”。古代所谓五帝,据孔子家语的五帝篇和《左传》昭公二十九年蔡墨之言,则为水、火、金、土、木的五行之神,其气为春夏秋冬,故各就其重者而祭之。上帝和五帝的神灵,为自然力,都是自然神。道教推演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再由阴阳演化而生五行,后世道教又配合五方,由元始天王化身为五老君,各锡名号。《云笈七签》有云:元始天王化身成三清之后,继又化为青灵始老君,由元始天王锡号:东方安宝华林青灵始老帝君;次为丹灵真老君,由元始天王锡号,南方梵宝昌阳丹灵真老帝;次为中央混元黄老君;又次为皓灵皇老君,由元始天王锡号:西方七宝金门皓灵皇老君,再次为五灵玄老君,由元始天王锡号:北方洞阴朔单郁绝五灵玄老君。这就是后来五方五帝在道书上早出的尊号。
至于五方五帝亦互见于《晋书·天文志》,据传五方五老是五行之精,也是五行之礼;而五方五帝便是五行之气,也就是五行之用。所以五老又本于五行化为五方五帝:依次青灵始老君化为东方青帝,主木,司春,其名曰灵威仰;丹灵真老君化为南方赤帝,主火,司夏,其名曰赤缥怒;中央黄老君化为中央黄帝,主土,司四季,其名曰含枢纽;皓灵皇老君化为西方白帝,主金,司秋,其名曰白招拒;五灵玄老君化为北方黑帝,主水,司冬,其名曰叶光纪。这就是道教所崇奉的五方五行五帝。且以中央黄帝化身为昊天玉皇上帝,为万天帝王,统御诸天,前后所引道书纪载,互见矛盾,道教既为多神教,在神学上自难形成一贯的体系。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原文地址:https://www.toutiao.com/a6516372653190677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