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博物馆是成都市规模最大的综合型博物馆,已有五十余年的历史。1958年,成都市地志博物馆筹备委员会成立; 1974年,成都市文物管理处建立;1982年,成都市整合相关文物管理机构组建成都市博物馆, 馆址在成都市东风路大慈寺,1984年正式对外开放;2009年,成都博物馆新馆奠基;2016年6月,成都博物馆新馆建成并开放。
成都博物馆新馆位于天府广场西侧,与四川省图书馆、四川美术馆、四川科技馆、锦城艺术宫等建筑毗邻,天府广场文化中心区域的空间格局进一步得以完善。
——接下来带大家一起去了解吧!
一、九天开出一成都——先秦时期的成都
成都博物馆先秦厅位于展馆二楼,是整个通史陈列的第一部分。展厅内容以先秦时期蜀文化的发展脉络为主线,以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宝墩文化古城址群、约当夏商周时期的三星堆遗址、金沙遗址,战国时期的商业街船棺葬、巴蜀图语等为内容重点,通过240余件精品文物集中表现先秦时古蜀文明的瑰丽神奇。
同时,展厅内合理利用了场景复原、沙盘模型、多媒体等展陈形式,生动形象的向观众介绍了古蜀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二、西蜀称天府——秦汉至南北朝时期的成都
秦汉时期,成都作为蜀郡郡治,是西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市繁荣,“列备五都”,物产丰饶,世称“天府”。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三分天下”格局形成。
两晋南北朝时期,成都是丝绸之路“河南道”的起点,在亚欧经济与文化交流中居重要地位。
三、喧然名都会——隋唐五代宋元时期的成都
唐宋展厅位于成都博物馆三楼,主要展现成都在隋唐五代宋元时期作为西南大都会的繁华兴盛面貌。
展厅中共有文物600余件/套,有瓷器、陶器、金银器、铜器等,数量众多、内涵丰富,体现了成都隋唐时“扬一益二”的盛况,五代时期“天下之富国”的安定奢靡,宋代坊市林立、货通天下的繁华,元代抗争与重建的坚韧。
此外展厅中还有表现唐代成都发达水运的“蜀船红锦重”艺术品展项,展现宋代市集热闹与城市繁华的“三月蚕市”艺术品场
四、丹楼生晚辉——明清时期的成都
明清时期的成都既是四川的省会,又是中央政权在西南地区的支撑点,发挥着首领西南的巨大作用。
此时的成都农耕发达,工商繁荣,城市风光秀美,各类人才辈出,是名副其实的天府之国。在明清厅展示有明蜀王府建筑构件及模型,能遥想明代蜀王府之盛景。大量明代陶俑、精美的明代金器、玉器、瓷器体现了明代成都的繁华。
清代种类繁多的瓷器、做工精致的鼻烟壶、饰品等反映了清代成都发达的商贸业。展厅中央的光绪时期的“四川省城街道图。
五、近世篇
19世纪中叶以后,中国社会经历了前所未有的社会大变局,成都在其中扮演了不可替代的角色:保路运动的重要策源地、抗战大后方的战略重镇、解放大西南的主要战场。
这三座丰碑,将永载近代中国的百年史册。
六、民俗篇
漫长的城市文明发展历程,铸就了成都独特的人文气质与精神风貌。
成都人海纳百川的胸怀、闲适从容的生活态度,在岁月中沉淀下来,凝结于市井里巷,融汇入民生百业,浸濡在美食香茗,成为城市文化传承的活态基因。
七、“影舞万象.偶戏大千”中国皮影展
中国皮影戏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与文化内涵的民间戏剧形式,凝聚着我国传统造型与表演艺术的精华,是人类口头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代表。
它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经过千年沧桑岁月的历练,铸就了属于中国,更属于世界的光影传奇。
中国皮影戏凭借其精美的造型、精湛的操纵技艺、优美的唱腔与丰富的剧目,在世界表演艺术中独树一帜,历久弥新。
八、“影舞万象.偶戏大千”中国木偶
“偶戏千姿——中国木偶展”位于成都博物馆新馆第5层展厅北侧,面积400余平方米,展品实物200余件。
展览共分为七个部分:“偶影同源”序篇介绍铁枝木偶;“一脉千年”追溯了中国木偶的历史;“寓木以情”介绍了提线木偶戏、杖头木偶戏、铁枝木偶戏、布袋戏与扁担戏,再现了药发傀儡、肉傀儡与水傀儡;“巧手慧心”让观众了解木偶的表演和造型艺术;“名家辈出”介绍木偶发展史和著名表演艺术家们;“偶韵新姿”将经典的木偶。
——再带大家看看馆藏精品吧!
蚕纹铜戈
蚕纹铜戈,战国,成都交通巷出土。长26.5,宽7.6厘米,铜戈援部饰有兽头形图案及云雷纹等,长方形内两面均饰蚕纹,蚕纹四周环以云雷纹和几何形纹等。
石 犀
石犀,秦汉,成都天府广场东侧工地出土。石犀长3.3、宽1.2、高1.7米,重约8.5吨,作站立状,躯干丰满壮实,四肢粗短,下颌及前肢躯干部雕刻卷云纹。《华阳国志·蜀志》中记载:“秦孝文王以李冰为蜀守……作石犀五头,以厌水精。”该石犀可能与李冰治水有关,具有极高的考古研究和艺术价值。
狩猎纹铜壶
狩猎纹铜壶 战国,成都青羊小区出土。腹径26,高41.4厘米。壶口微侈,颈部瘦长,椭圆形腹,矮圈足。肩部两侧有对称的铺首衔环一对。从壶颈口部至圈足,全身分为七段,均有不同的图案和纹饰组成。主题图案有羽人仙鹤图、狩猎图、三足鸟向日图等,在三组图案之间,分别由几何菱形纹、蟠螭纹、云雷纹等纹饰间隔。
漆 豆
漆豆,战国,成都商业街船棺葬出土。豆盘口径41.5、足径37.5,通高23.8厘米。整木制成,敞口,浅盘,底近平,大圈足。外表髹黑漆,在盘面上大部涂朱,用线面结合的方式绘制纹样。在圈足上则是用朱、赭二色绘制的蟠螭纹。
西周兽头双耳铜罍
1978年2月21日成都南郊工地出土。口径38.3,腹径57,足径33.5,高66
巴蜀图语铜勺
巴蜀图语铜勺,战国,成都三洞桥出土。勺面直径8.4,把长7.3,厚0.5。勺内刻有鱼、鸟、龟、手心纹等典型巴蜀图语纹饰。
狩猎纹铜壶
狩猎纹铜壶 战国,成都青羊小区出土。腹径26,高41.4厘米。壶口微侈,颈部瘦长,椭圆形腹,矮圈足。肩部两侧有对称的铺首衔环一对。从壶颈口部至圈足,全身分为七段,均有不同的图案和纹饰组成。主题图案有羽人仙鹤图、狩猎图、三足鸟向日图等,在三组图案之间,分别由几何菱形纹、蟠螭纹、云雷纹等纹饰间隔。
成都博物馆是我国西南地区规模最大的城市博物馆,以馆藏的青铜器、金银器、蜀锦蜀绣、皮影、木偶、画像砖、石刻、陶瓷器、书画、木雕等各类藏品作为文化创意的数据库,开发一系列蕴含成都历史文化寓意的创意产品,坚持将传统艺术与时尚、历史与现代相结合作为设计理念,把文化传播到每个人的身边,真正意义上做到把“博物馆带回家”。
这样的炫美效果,已经在我们身边,不遥远,并通过技术完全能够实现于各种场景。欢迎有兴趣、有需求的各界朋友,通过今日头条,留言或私信、关注!(若无法留言私信,请注册今日头条,再关注留言)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原文地址:https://www.toutiao.com/a651413690658901248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