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网站/小程序/APP/浏览器插件/桌面软件/脚本 定制开发·运营维护·故障修复·技术咨询
查看: 2081|回复: 0

8000年玉文化之肇始,华夏文明之滥觞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22 14:03: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兴隆洼文化因首次发现于内蒙古自治区敖汉旗宝国吐乡兴隆洼村而得名,距今约8000年,经济形态除农耕外兼狩猎、采集。兴隆洼遗址是内蒙古及东北地区时代较早、保存最好的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总面积3.5万平方米,遗址周围有人工围沟,围沟内有成排平行排列的房屋,房址最大的140平方米。出土陶器均为夹砂陶,深筒直腹罐和钵为其典型器物,并有玉玦、玉斧、玉锛等玉器出土。该遗址199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被评为“八五”期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二十世纪中国百项考古大发现。
594b000416c31505328f

1992年秋,从兴隆洼遗址发现了第一对玉玦饰,出土在117号墓人头骨的两侧,据此确认早期的玦饰就是耳环。

兴隆洼文化是北方三大文化系统之一,它的发现表明内蒙古地区新石器时代的文化自有渊源。解决了红山文化的源头问题,进一步揭示出长城地带东段新石器时代文化极富特色的土著性和连续性,确定了该地区与黄河流域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平行、相互影响的历史地位,同时对整个东北地区的文化起了有力的推动作用。
5b3f0003e6e1798b3946

1994年十月一日从135号墓出土一对大型玉玦,制作精美,直径约6厘米,是迄今发现兴隆洼文化玦饰中最宏大的杰作,堪称“玦王”。
5b40000393eb5050769a

兴隆洼108号墓与476号灰坑出圭的玉玦饰。
5b420001d4366bdf5347

兴隆洼遗址135号墓玦饰玦口的侧面和正面。
5b4100037e9984138d85

Ⅰ式片切割。可能是以锯片带动砂粒切开玦口,两而切割平缓,不见明显起伏波纹。

兴隆洼遗址135号墓玦口切割面。
5b4100037f62366f463c

5b420001d43f2883a2e6

5b3f0003e6e6cc6a0c01

5b40000393ea29759149

594b000416c78dd1e6ec

兴隆洼遗址108号墓出土的玉髓玦饰。
5b3f0003e6e247380af5

5b3f0003e6e3f581c531

Ⅰ式线切割。由环的侧面完成切割。如兴隆洼遗址130号墓一对玦饰都是Ⅰ式线切割玦口。
5b3f0003e6eb56b0e5c1

5b420001d5c59a6abe8f

5b40000393ecc8f5ab2e

594b000416cab543c5cb

594c0003fff6768a7898

玦口Ⅱ式线切割。由玦饰内沿向外方向拉动砂绳切开玦口。玦口切割面上留有明显状切割痕。

王家营子水泉出土玉玦。
5b420001d62fee39503d

兴隆沟遗址七号墓出土一对玦饰。
5b4100037e9a2fbf1567

594b000416c415f3b0af

594c0003fff8c0bd2101

594b000416d11deb79c1

兴隆沟遗址4号墓人头骨右眼匡内发现的玦饰。
5b4100037e9ca1fd97c7

玦口为Ⅰ式线切割。
5b3f0003e6eaa28d41c3

兴隆洼117号墓玦饰。线切割出口的部位,以厉石研磨加工。
5b4300015fddd24c2f1c

兴隆洼遗址142号墓管状玦饰。中孔的完成估计经多次扩孔。
5b40000393f4f713febd

5b40000393f242feca10

兴隆沟遗址22号房址管状玦饰半成品。
5b3f0003e6e9db0b8531

一侧可见沟状设施,是线切割进行前的一项预备工序。在玉器平滑表面上线切割难以固定加工,砂绳容易左右游动。预制沟槽有固定线切割位置的作用。
594b000416c1dee4068b

兴隆洼第一期文化出土玦饰,是我国现今所知最早的玦饰。
594b000419dfcf617968

兴隆沟遗址22号房址出土的匕形器。这可能是农业民族所特有的餐具,玉制餐具的出现说明了一些部落成员具有特殊的身份。

匕形器的制作。长条形,一面内凹,一面外弧。顶部略窄,身部稍宽。匕形器的两侧可见因琢击留下显著点及块状白斑。(本博定义此物为食具,这此白斑也可能是匕形器两侧面长期与牙齿相碰撞而形成的)顶端坠孔周沿可见一圈点状琢痕,可能是琢击穿孔后,再扩孔成椭圆形坠孔。内凹一而中央部全是点状琢击痕,可见内凹部份是先琢击后研磨制成。
5b4300015fdc807e67bf

兴隆洼遗址201号房址匕形器。
5b420001d4408679a7f2

兴隆洼遗址128号房址匕形器。
594b000416ce3c75f655

兴隆沟遗址22号房址匕形器。
594b000416cb1251fc5b

兴隆沟遗址采集的匕形器。
594c0003fff99a51e09b

兴隆洼遗址113号房址坠饰。
5b3f0003e6e81194a38d

兴隆洼遗址109号墓地弯条形器。
5b4100037ea068cdea87

5b420001d43ae4dd3a4d

兴隆洼遗址250号房址弯条形器。
594b000416c224379479

兴隆沟遗址11号房址弯条形器。可能是残破的玦饰制作而成。
5b4100037ea143e76141

兴隆洼遗址173号房址出土玉锛。
5b420001d442e61ebac2

玉锛刃部的使用痕迹。
594b000416cfbce65c43

兴隆沟21号房址玉锛。
594c000404ac2e3c7093

兴隆洼遗址260号探方出土玉凿。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刘国祥认为:第一,兴隆洼遗址是兴隆洼文化的命名地,是目前中国全面发掘保存最完整、年代最早的原始村落,对于我们认识原始社会的历史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第二,兴隆洼遗址出土了非常奇特的居室葬俗,对研究远古人类的埋葬习俗提供了一笔十分珍贵的资料;第三,兴隆洼遗址出土了目前所知中国年代最早的玉器、玉玦,是世界范围最古老的耳饰,为我们探讨中国玉文化的源流提供了实证;第四,兴隆洼遗址出土了目前中国最完整的蚌裙服饰,这在世界范围内同期也是罕见的。通过对兴隆洼遗址出土的资料进行多角度分析,能够确认这个地区文明进程以及在东北亚地区所占有的学术地位。为确立西辽河文化与黄河文化平行发展,对人类起源多元一体论提供了史证。兴隆洼遗址发现引起了国内外考古界、学术界的震惊。美国、日本、俄罗斯、法国、澳大利亚、韩国、英国、德国、以色列、匈牙利等国家以及台湾等地区的专家、学者都对兴隆洼文化十分重视,多次到兴隆洼遗址进行考察研究。兴隆洼文化遗址也被评为1992年和“八五期间”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中国20世纪百项考古发现”之一。

既填补了中国北方考古编年的空白,确立起四个考古学文化的坐标,也将这一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向前推近了三千余年。
5b40000398d51ef778d4

故宫博物院馆藏 玉玦,新石器时代兴隆洼文化(公元前6200—前5200年),径4.1cm,孔径1.5cm,厚0.7cm。

玉受沁为鸡骨白色,但透过灯光可见黄绿色的玉质。器为圆形,一侧有一缺口,两侧的边缘呈刃状。通体光素无纹饰。

玉玦在新石器时代及商周、春秋战国墓葬中常有发现,多置于死者的耳部,当为耳饰。兴隆洼遗址4号墓女童右眼眶内嵌有一件玉玦,表明了玉玦的另一种用法。古人配玦还有很多含义,如表示有能力决断事情、表示决心等。早期的玉玦一般无纹饰,形体较小,出土时多在人头骨的耳部,但也有兽形玦,形体较粗大,有的缺口处仍相连。

在更大的地域范围内,史前东亚地区从8000年前到4000年前,在中国大陆的北方、南方和台湾地区,日本、朝鲜都出土有玉玦,存在一个玦文化圈。玉玦不仅有装饰作用,而且具有强大的礼仪功能,古人认为可以通过玦来听从上天或神的指示。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原文地址:https://www.toutiao.com/a651367522006938470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服务条款|版权问题|手机版|小黑屋|手机版|滇ICP备13004447号-1|滇公网安备53032802000133号|神秘网

网站地图sitemapArchiver

GMT+8, 2024-6-2 12:28 , Processed in 0.101626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基于Discuz! X3.5

辛树所有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