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网站/小程序/APP/浏览器插件/桌面软件/脚本 定制开发·运营维护·故障修复·技术咨询
查看: 1480|回复: 1

安徽郎溪定埠民俗文化小马灯的历史渊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21 18:00: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溪定埠民俗文化村的小马灯

在皖南通常以孩童所扮之马灯,称为小马灯。梅渚镇定埠村及周边的东夏、幸福、飞鲤等乡镇,每年都有此类小马灯的演出。这一形式的小马灯,在皖南所见还有广德县凤桥少女扮演的小马灯,芜湖市南郊乡镇及南陵县北乡的小马灯,歙县东北乡显岭关浙、皖交界处的小马灯等。江苏南部胥河北岸各乡镇的小马灯(包括大马灯),也都蜚声远震。其中溧阳市殷桥镇的大、小马灯,极具苏南民间文化之特色。以上马灯,因地理及人文环境的差异,其各自表现的内容与形式,也多少有些差别。
59450005a46f5f03bccb

各地小马灯兴灯起始年代,说法不一。皖东南小马灯的起始年代,说法令人惊诧。1994年2月调查中发现,广德县凤桥的小马灯,据村民说是太平天国失败后,一位散落在该地的太平军王先生所传。1998年调查芜湖市火龙岗一带的小马灯,也称是太平国传授留下的,但未提及有王先生其人。1990年至今定埠也有个别人与芜湖之说相同,称是太平军留下的。三地小马灯之间,从无往来,却都存此说。况太平军由广西北进时,江西籍参军的士兵较多,而江西又正是马灯兴盛之地,这一说法值得重视和研究。
5b4100016992c0236eb1

定埠小马灯恢复前之概况

定埠小马灯,村民传言亦始于晚清。但也有村民说:定埠小马灯始于六百年前(明永乐七年1409年前)。如后说可以成立,那么这里的小马灯兴灯之始,还早于胥河两岸吕姓先祖吕盛(1455-1530年)[注]出生前的四十六年。故此说如无史料佐证,恐怕是很难为众多的村民所接受。清光绪年间(1875—1908),定埠民间已组建有小马灯班社。兴灯的目的,称为“消灾降福”,这就与当地的岁时节序、村民礼俗、民间信仰有了不可分割的联系。又因小马灯表演比之胥河两岸其他祀仪,人员相对较少,形式活泼,在该地又常被掺入其他庙会或祀仪中组合演出,深受村民欢迎。据定埠村民回忆:当地民间小马灯的第三代组建人,是民国十七年(1928)定埠人吕一侯(时任苏州法院法官)。上推吕一侯的前两代,每代的代差按民间习惯推计为二十年,两代相差已有四十年,即光绪十四年(1888年)。自此,一直传承至今。
5b3f0001d05d5199ce7d

定埠近代兴灯,又都与两岸吕姓大族有关。自上世纪九十年代起,胥河南、北两岸,都建有马灯堂,即北岸南京市高淳区(原为高淳县)桠溪镇北定埠行政村墙屋里的马灯堂班,和南岸安徽省郎溪县梅渚镇南定埠行政村的马灯堂班,两班演出都由两地吕姓恢复。1978年北岸墙屋里村,最先恢复了小马灯的演出,称“民间文艺活动”。1990年本人所见墙屋里的“马灯堂”,是借用原人民公社生产队的公用屋。公屋,临时成了“马庙”。1991年当地的祠山神张渤祀礼在这里恢复,因当时多种原因的限制,马庙内也供祠山张渤神案。时马庙红纸书写张贴的楹联较多,这里各摘一联:一、马放千里驹,灯照万世荣。二、庙貌重修气象新,神像光彩万古传。额批:英灵第一。
594c0001ed007c9b6a30

南岸郎溪定埠的小马灯,1949年前在当地十分有名。每年跑跳的范围,东至苏南溧阳的县城,西至高淳东坝,北至高淳桠溪,南近安徽宣城市郊,都有他们的身影。而上世纪九十年代定埠兴灯虽后于北岸墙屋里村,经过十年的努力,无论从规模、技艺方面来说,都是后来居上。2010年7月已被安徽省人民政府荣批为“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在今天的胥河两岸及定埠的周边乡镇,也是一枝独秀。这与他们的传承底蕴,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5b4100016baf2d98a552

定埠小马灯进入降福会的演出,是2000年村民组建“定埠民俗文化村”以后的事。当时“文化村”为规范和便于管理该地有关祀礼仪式,小马灯才被展拓纳入降福会中的。不过,定埠小马灯作为一种单独的祭祀仪礼的演出形式,平时也一直保留进行着。
594a00053836c6061e20

胥河南岸的小马灯,均由男童扮演。扮演《三国》故事中的角色有刘备、关羽、张飞、赵云;《岳传》中的有岳飞、岳云、金兀术、金蝉子、王贵、牛皋,称“十匹马”。十匹马中除关羽一人而外,每一角色身后配有“搭伴”一人,搭伴村民又称“夫人”。九个搭伴,即九位夫人。演出时,夫人手携三角旗助阵,只关羽身后随周仓一人,随马跑阵。队前、队后,备有一马伕,似戏曲表演中的“龙套”头,是表演时马灯跑阵的领头人。另有两名小鞑子(小丑),手摇小破扇,在表演阵式的间隙穿梭跳跃,互为嬉戏,以资助兴。以上二十四个角色,一如戏曲表演之扮装。
5b400001827ab40d1279

马灯用篾分扎成马的前、后两部分,各蒙以绸布。内装小灯,以便夜晚表演。扎成装饰后,便按角色分系于表演孩童的前、后腰间。灯班角色表演时所用的道具及锣鼓的伴奏,甚致于马匹的数量,胥河一带和定埠周边,也不尽相同。北岸桠溪墙屋里村小马灯却为十二匹马,象征十二生肖,也表示一年十二月。郎溪西南乡飞鲤小马灯,夫人手中使用的不是三角旗,而是“太平伞”,以祈天下太平等。各灯班有的每年出灯,有的则隔年一次;有的丰年出,灾年不出,视经济状况而定。
5b40000182c3bf458b95

胥河南岸的小马灯,自最初兴灯之日起,就与两岸吕姓的先祖吕盛(1455-1530)有了密切的联系。清雍正九年(1731)《建平县志》(郎溪县时称建平县)卷之十八〈人物上名贤〉,有吕盛的介绍。吕盛,弘治十二年(1499)进士。官至山东按察副使,备兵天津。正德四年(1509)调云南屯田副使,后被家乡“崇祀乡贤”。
59450005a760f0e65f46

定埠小马灯原正月初一演出,至十六日“煞灯”,共需演出十六天。近些年来,初八一过,因村中青、壮年需返城打工,和村中马灯表演的孩童需开学上课等原因,隆盛的演出也只能到初八日。初九至十五虽有演出,可谓零星。但每年演出结束后煞灯仪式,牵涉人员不多,仍在十六举行。
59450005a79ea11d7e9e

原文题《郎溪县定埠民俗文化村的小马灯(一)》\\作者 茆耕茹\\来源: 宣城历史文化研究\\图文编辑徐厚冰,向原创作者及来源媒体平台致谢!
53f20003b6c08befa8ce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原文地址:https://www.toutiao.com/a651333707496213761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21 18:00:1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老家也有这种风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服务条款|版权问题|小黑屋|手机版|滇ICP备13004447号-1|滇公网安备53032802000133号|神秘网

网站地图sitemapArchiver

GMT+8, 2025-4-6 16:53 , Processed in 0.070151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基于Discuz! X3.5

辛树所有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