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提示:苏东坡在往杭州到差途中,曾夜游镇江的金山寺。其时月黑星稀,遽然江中亮起一团火来。这一奇遇使苏东坡深感利诱,所以在《游金山寺》一诗中记载了此情形,”是时江月初生魄,二更月落天深黑。江心似有炬火明,飞焰照山栖鸟惊。欣然归卧心莫识,非鬼非人竟何物?”
清人吴有如《赤焰腾空》图部分 资料图
这篇文章摘自新华网 作者:佚名 原题为:中国古代ufo实录
早在三四千年前,中国就有“飞车”的传说,今后又有“赤龙”、“车轮”、“瓮”、“盂”等活像现代目睹者对此种表象的描写或比方。
除了民间的传说外,古籍中也有很多的记载,如《庄子》《拾遗篇》《梦溪笔谈》《御撰通鉴纲目》《二十四史》《山海经》等。此外在许多地方志中,对这类奇闻异象有极为丰厚的实录,在湖北松滋县志中更记载了相似所谓“第三类触摸”的案例。宋代大诗人苏东坡曾在一首诗中描写了他的亲身经历,诗云:“……江心似有炬火明,飞焰照山栖鸟惊……”
苏东坡在往杭州到差途中,曾夜游镇江的金山寺。其时月黑星稀,遽然江中亮起一团火来。这一奇遇使苏东坡深感利诱,所以在《游金山寺》一诗中记载了此情形,”是时江月初生魄,二更月落天深黑。江心似有炬火明,飞焰照山栖鸟惊。欣然归卧心莫识,非鬼非人竟何物?”
宋代科学家沈括是常用“地学说”来解说UFO表象的。他曾在《梦溪笔谈》卷二十一中记载不明发光物事情,“卢中甫家吴中,尝未明而起,墙柱之下,有光熠然,就视之,似水而动,急以油纸扇挹之,其物在扇中滉漾,正如水印,而光焰明媚,以火烛之,则了无一物。又魏国大主家亦常见此物。李团练评尝与予言,与中甫所见无少异,不知何异也。”
明代就呈现了关于“螺旋状飞行器”的描写
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研讨员张周生介绍,乾隆年间广东“潮州府志”记载,明神宗万历五年十二月初三夜,尾星旋转如轮,焰照天,逾时乃灭。
此记载为典型的古代螺旋状飞行器的记载,这些记载对一些人把螺旋状飞行器仅看作是现代才有,甚至于把此种表象推论为是人造卫星火箭残骸下落的解说,供给了强有力的否定依据。今天大家所见的螺旋状飞行器形状在古人的记载中是“尾星旋转如轮”,而相似的记载还有许多。
清代画作《赤焰腾空》被认为是一篇具体生动的UFO目睹陈述
清代画家吴有如晚年著作,有一《赤焰腾空》图,画面是南京朱雀桥上行人如云,皆在仰目天空,争相观看一团团熠熠火焰。画家在画面上方题记写道:“九月二十八日,晚间八点钟时,金陵(今南京市)城南,偶忽见火毯(即球)一团,自西向东,形如巨卵,色红而无光,飘扬半空,其行甚缓。维时浮云蔽空,天色暗淡。举头俯视,甚觉清楚,立朱雀桥上,抬头踮足者不下数百人。约一炊许渐远渐减。有谓流星过境者,然星之驰也,瞬间即杳。此球自近而远,自有而无,甚属濡滞,则非星驰可知。有谓孩童放天灯者,是夜风暴向北吹,此球转向东去,则非天灯又可知。众口纷繁,穷于估测。有一叟云,是物初起时微觉有声,非静听不觉也,系由南门外腾越而来者。嘻,异矣!”
清人吴有如的《赤焰腾空》图可谓一具体生动的目睹陈述。火球掠过南京城的时刻、地址、目睹人数、火球巨细、色彩、发光强度、飞行速度皆有清晰记叙。此画约作于1892年(光绪十八年),在一百多年前,世人尚无飞碟和UFO之说法,画家明显未能意识到,这幅《赤焰腾空》图,竟变成今人研讨UFO的一则宝贵前史资料。
|